探板桥镇考古工作:为还原历史原貌执着苦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陶瓷大坑内,小郑仔细清理着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杜正在给遗址现场绘图纸。

10月10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入了全面细致的清理阶段,所有的建筑群都将展现在世人面前。10月9日和 10日,记者专门对考古发掘人员的生活进行了探访,发现他们住在拥挤的小旅馆,吃在路边的小饭店,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生活非常艰苦,“我们手中的小铲子铲下去的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生活习俗,虽然苦但很快乐……”对此,一名考古人员说。

戴草帽进小店几个素菜凑合

10月9日中午11时30分许,考古发掘人员到了下班时间,记者随考古的老杜、老张、老韩、小陈和小郑一起从工地上出来。记者发现,他们头戴草帽拿着装有考古工具的蛇皮袋走在大街上,引来了很多路人新奇的眼光。

“因为临时过来工作,吃饭时只好在路边的小店凑合。”随后考古发掘人员进入路边的一个小店内,点了几个普通的素菜就吃了起来。小店的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这群戴草帽的人已经在他的小店吃了近一个月的饭了,他们从来不多说话,吃完饭就走了,刚开始觉得他们戴着草帽很新鲜,慢慢地就习惯了,而且这些戴草帽的人在他的小店内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张先生说,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这群戴草帽的人是干什么的。

拥挤小旅馆里每天忙到深夜

10月9日晚上7时许,记者来到考古发掘人员居住的小旅馆,这个小旅馆就在考古发掘现场附近,记者看到,7个考古人员住在两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平时只放一张床铺的位置现在又加了一张床,进入房间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考古发掘人员中两名小伙子小陈和小郑正在写工作笔记,就连在工地上沾满泥土的衣服都没顾上换下来,见到记者到来,两名小伙子从床铺上站起来让记者坐在床边。“我们得将白天在工地上的所有工作情况全部整理出来。”小陈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必须写出日记,否则容易漏掉,考古工作是个细致活,这是日常要形成的习惯。他们连个业余活动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整理完全部的工作日记后倒头就睡,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继续工作。

防止文物受损小心翼翼清理

10月10日,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考古发掘人员在进行发掘清理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小手铲,他们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泥土。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小铲子是考古发掘时的专用铲,在发掘时为防止文物受到损坏,他们必须用小手铲试探着挖掘每一粒泥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掘的科学性,而且在发掘时,通过一些细微的土层变化,也可以反映出历史文化的演变。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注意到,每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发掘人员都要进行编号登记,并且要写出出土文物的具体位置,整个工作非常细致不能有一点马虎。

“考古是个细致枯燥乏味的工作,得弯着腰面对泥土拿着小手铲一层一层地刮刷。”考古人员小郑对记者说,尤其在这个黄金周,单位上都已经放假了,而他们这些考古人员却一直在考古现场,连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感觉工作很辛苦,但能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就觉得很值。“我们手中的小铲子铲下去的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生活习俗,虽然苦但很快乐……”最后,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板桥镇遗址发掘进展

遗址上发现陶瓷大坑

10月10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在北侧发现了一个装有大量陶瓷片的大坑,从里面发掘出了多件瓷壶、瓷罐等文物。

10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考古发掘人员进行分组,对整个建筑群及周边展开全面清理。一组考古发掘人员在清理工地北侧一处灰坑时,发现这个面积达30余平方米的灰坑下面埋藏的全是陶器和瓷器。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处灰坑内出现了很多没有使用过的陶制瓦片,而且很多瓷器都已经破损,至于这处灰坑在当时有何用处,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陶瓷物件,现在还很难说。

“刚才从这个灰坑内发掘出来了一个完整的四耳瓷壶,色釉非常漂亮。”10月10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时,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瓷壶的主要颜色为咖啡色,做工精细,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是北宋时期用来盛水或装酒的。

随后考古发掘人员又在这个灰坑内发现一个青色色釉的瓷罐,上面出现了很多裂纹,但残片都已经保留了下来。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等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可以把这个瓷罐恢复原样。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