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首次发掘结束 200余珍贵文物出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对于“南海一号”这艘800多年前的古沉船,我们都充满了期待。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

据前方记者介绍,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果:

首先,发掘出“南海一号”沉船的船舷部分和上甲板部分。据悉,该上甲板是目前为止发掘出的古代沉船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此前,它只是在古代书籍中有所记载。

其次,从8月28日在“水晶宫”开始的考察工作,目前共出土了200余件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民间窑里的瓷器。据悉,类似的瓷器在国际市场上,每件售价达几十万美元。

最后,考古发据工作还现场通过高科技手段绘制完成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动画图。这些图画非常立体逼真,记录下了历史原貌。

据介绍,截至当日,今年对“南海一号”考察工作将告一段落。专家从现场提取的一系列文物和数据,将于最顶尖的专家会商、论证,以制定下一步的现场考古发掘发案。

“南海一号”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承载着巨大的文物信息。在2007年12月28日成功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后,一直封存在巨大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南海一号”考古发掘进入关键阶段,现场已测出船舷位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南海一号”工作层四个探方绘图完成,目前出土瓷器都为民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9月26日,“南海一号”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出土200余件瓷器,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文物和重要成果。“南海一号”工作层四个探方绘图完成,目前出土瓷器都为民窑。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