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板桥镇“消失”之谜 海啸和水灾是“罪魁祸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可能埋有大量瓷器的大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掘出的北宋时期铁锅。

9月21日,胶州市板桥镇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出了两枚北宋时期近100克重、带有纹饰的金钗,考古发掘人员立即将两枚金钗放入仓库内保管起来。考古发掘人员还发掘出了一口大铁锅,并在施工现场的东侧发现了一个可能有众多瓷器的瓷坑。在进行现场发掘时,还清理出了一条礓(jiangca)道。胶州市文史专家称,繁荣一时的市舶司在元末被红巾军烧成废墟。

现场发现金钗和铁锅

“刚才考古发掘人员在土坑内清理出了两枚金光闪闪的金钗,现在已经让考古人员收起来了。”9月 21日下午 1时许,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时,工人们告诉记者,发掘人员在中午临近下班时,意外地发现了两枚细长的金钗。随后发掘人员告诉记者,两枚同样规格的金钗,长约15厘米,上面雕饰着多种图案,两枚金钗的重量近100克,目前已经被妥善保管起来。据文物考古专家介绍,因在这个土坑内发现了大量北宋时期的铜钱,初步判断这两枚金钗也应属于北宋时期。

9月21日下午,发掘人员在出土金钗的土坑内又发现了一个六耳铁锅,但是已经锈蚀后遭到损坏。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北宋时期的铁锅,当时用于做饭,因是生铁铸成,所以锅的厚度达到了1厘米左右,比起现在的锅要厚很多。

大坑里埋藏大量瓷器

考古专家在位于发掘现场西侧的工地继续清理时,发现埋在地下的一些青砖排得非常严实。考古发掘人员清理完成后发现,这是一条礓道(台阶),长度有20多米,在礓道两侧还有房间的入口,由此可以看出,此处的房屋非常宏伟。“我们打算对最初发现北宋时期瓷器的位置进行清理,这里应该是一处瓷坑。”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随后安排工地的施工人员启动排水泵对这个大坑里渗入的水进行外排。据考古专家介绍,他们将水抽出来后,发现在坑内泥土里埋藏着很多瓷器,至于里面到底有多少有价值的瓷器,现在还很难确定。

海啸水灾埋了板桥镇

曾经繁荣的北方唯一市舶司是怎么毁灭的,又是怎么被埋在地下?带着这些疑问,9月21日下午,记者专访了研究胶州历史文化地理多年的胶州市科教文史办主任石业华。石主任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板桥镇市舶司位置在今胶州市云溪河北岸,东至诚意桥,西至现胶州市财富中心南侧一带,距离现在考古发掘位置几十米远。

石主任告诉记者,板桥镇市舶司设立于北宋元祐年间,是我国北方唯一的市舶司,一直保存到北宋末年。板桥镇市舶司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金军南侵造成的。金军占领山东后,在原市舶司北侧设立胶西榷场(集贸市场)与南宋进行贸易。到了元末,红巾军头领毛贵占领胶西(今胶州)后,火烧县城,板桥镇被烧成一片废墟。

而板桥镇市舶司遗址怎么会埋在地下3米处呢?石主任告诉记者,元末明初以来,胶州湾发生了几次大海啸和十几次大水灾,一次次水淹泥沙淤积,靠水岸的板桥镇市舶司废墟受到冲刷后,板桥镇遗址也被掩埋在地下,云溪河也被逐渐淤积起来,而胶州靠近胶州湾海湾的东南侧的海域,也被泥土逐渐淤积了起来,泥土越积越高,导致胶州东南侧形成了大片滩涂,使整个地表层向上抬高了6米左右,所以板桥镇被埋在地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