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瓦纳库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蒂瓦纳库文化

国家:玻利维亚

所属洲:南美洲

批准时间:2000

批准标准

200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标准(iii):蒂瓦纳库遗址见证了西班牙征服前强大帝国在安第斯地区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标准(iv):蒂瓦纳库遗址的建筑是会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典范,是安第斯地区文明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介绍

779-006

蒂瓦纳库古城是公元400年玻利维亚人在的的喀喀湖边建造的。很快居民聚居中心就繁荣发展起来,成为一座繁忙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许多梯形金字塔、法庭和城市中心建筑。今天的艾马拉印第安人聚居的小村落就很靠近西班牙征服前的蒂瓦纳库遗址。

考古学家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上,蒂瓦纳库遗址的梯形金字塔和城墙上还紧密排列着大量的雕刻十分精美的石头。据估计,曾经有3万到4万人口居住在往日这座生机勃勃的古城内外。但不幸的是,现代人类对蒂瓦纳库古城当时的手工业、食品贮藏系统、美洲驼队和蒂瓦纳库人创造的蒂瓦纳库式捕鱼法所知甚少。

有考古学家描述蒂瓦纳库古城中心和城周围的壕沟更象是为仪式庆典服务的,而不是用于战争中的进攻防御。而且由于常年降雨量很达,壕沟还起到了将雨水分流到城中其他下水道中,引流入蒂瓦纳库河的作用。阿卡帕那是最大的梯形金字塔,曾被认为是一座人工堆建的小山。经过考察,人们后来发现阿卡帕那的地基是由一块一块经过完美切割的石头严丝合缝地垒砌起来的,成为蒂瓦纳库的标志性建筑。蒂瓦纳库古城中心还有六个带有垂直石柱的“T”形台地,是蒂瓦纳库的另一个显著标志。台地的地面满是灰土,极有可能是从周围的壕沟中挖出来的。

考拉塔在法庭遗址周围挖掘出一些遗骸和大量的手工艺品显然是城中的能工巧匠的杰作。这些遗骸的姿势是坐着的,其中一人拿着一件陶器,上面描绘着代表蒂瓦纳库的神物美洲豹和美洲狮的图案。在周围当地居民还发现了祭祀用的美洲驼、陶器、铜器、银器和黑曜岩。从发掘出来的东西看,蒂瓦纳库主要敬奉着一位带着有翅膀随从的门神。这个有人形的有翼形象在许多发现的陶器上很常见,是保佑蒂瓦纳库日常生活中农业丰收、渔牧业富足的神明。

蒂瓦纳库有着自己独特的与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农业耕作,他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区的湿地。蒂瓦纳库人挖出多条相距16到30英尺宽的渠(有些地方长达650英尺),渠和渠之间用于耕种,渠中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用于使用和肥料。渠中的水还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保证作物不被冻坏。实际上,这种被证明为非常成功的耕作方式一直被艾马拉人沿用至今。

蒂瓦纳库人一直统治着南部河谷,在公元400年到500年间,他们控制了的的喀喀湖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也把他们的货物和耕种方式带到了这些新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内,蒂瓦纳库人和周围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载满货物的美洲驼队穿梭在城市之间,整个经济网络覆盖了安第斯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评价:

蒂瓦纳库古城是西班牙征服前统治安第斯和周围大面积地区的强大帝国的首都,在公元500年到公元900年达到了帝国的强盛期。蒂瓦纳库遗址的建筑证明了安第斯文明对于当时当地的的文化和政治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作用,远远不同与美洲其他西班牙征服前的帝国。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