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柔

陈公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学者、殷周金文研究专家。辽宁省沈阳市人,生于1919年6月23日,于2004年10月13日凌晨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幼承家学,父陈国庆是曾任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的版本目录学家,亲自或延师为其授业,使之打下坚实的文献学根基。后入燕京大学历史系深造,师从邓之诚、齐思和、于省吾陈梦家等名师。

陈公柔于1951年8月由燕京大学毕业后,即来考古研究所工作。当年秋季,在夏鼐的亲自率领下,参加长沙近郊古墓的发掘,后又执笔撰写《长沙发掘报告》的“战国墓葬”部分。继而参加白沙水库区古墓的发掘,撰有《河南禹县白沙的战国墓葬》等文。1956-1957年,在苏秉琦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洛阳考古队的工作,进行东周“王城”遗址等勘查发掘,并曾参与撰写《洛阳发掘报告》。凡此均属上世纪50年代东周考古的有数成果,具有开拓意义。当时发表的《〈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一文,较早地结合考古发掘资料,进行古代葬制和礼书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此间和随后,陈公柔还曾参与整理马衡遗稿《汉石经集存》、编撰《居延汉简甲乙编》,以及准备《殷周金文集成》所需拓片、收集流散日本的中国青铜器资料等项工作,都有相当显著的成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公柔参与整理陈梦家遗著《汉简缀述》、《西周铜器断代》二书。随后十余年间,集中精力投入夏鼐指导下进行的《殷周金文集成》编撰工作。作为金文组中年资最长的成员,为搞好该书的学术编辑,殚精竭力,付出极大的辛劳,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部古代铭刻资料大型集录的完成,出版以后的屡次获奖,是同陈公柔先生的贡献分不开的。其间,陈公柔又参与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卷中西周铜器和金石学著作的部分条目;陆续发表《西周金文中的新邑、成周与王城》、《滕国、邾国青铜器及相关问题》、《西周金文中所载约剂的研究》、《〈尚书 酒诰〉今释》等论文;应邀参加上海博物馆组织的皖、苏、沪、浙、赣、湘六省市青铜器考察活动。

多年来,他还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的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讲授《先秦文献》、《西周金文选读》课程,直至年逾八旬。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