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碑刻《马陵景》佐证了洛宁的“马陵道”?

文物档案

名称:重建福胜禅寺碑

年代: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

现址:洛宁县东宋乡马村

性质:碑刻

不见经传《马陵景》,提到孙膑与庞涓

“满街杨柳渠流水,园中青竹似凤尾。九井峪内军兵至,孙子庞涓斗智术。五帝坟边尚书现,圣水寺前炀帝随。锦阳川首马陵道,济济玄通万古垂。”

这首名不见经传的诗,出自明朝洛宁当地一读书人聂君佐之手,诗刻在一通石碑上。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静静地躺在马村关帝庙墙根的这通石碑,引起了普查人员的高度关注。

“满街杨柳渠流水,园中青竹似凤尾”,道不尽“马陵”无限风光,让人陡生羡慕向往之情。

但这远不是文物普查人员和我们兴趣之所在,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诗中“九井峪内军兵至,孙子庞涓斗智术”和“锦阳川首马陵道,济济玄通万古垂”这几句。

庞涓、孙膑可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马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例,它与马村有关联吗?

洛宁县科技文化局副局长张兵甫说,洛宁县东宋乡马村现坐落在锦阳川内,此川以前就叫“九井峪”,“九井峪”的一道山谷就叫马陵道。

一通明代古碑,佐证洛宁“马陵道”?

这通石碑是马村村民在福胜寺旧址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的,后放置于村关帝庙内。

听说我们来看古碑,68岁的宋克治老人热情地打开庙门,并找来几个村民帮忙。

石碑高2.15米,宽0.6米,厚0.13米,下部断裂。

正面碑首阳刻“敕赐嵩山高祖庭大少林寺罢参善人撰文并书丹”,正文为“重建福胜禅寺记铭”,落款为“龙居九五黄明嘉靖二岁(公元1523年)吉日”。说的是嘉靖年间重建福胜禅寺一事,碑由当时的福胜寺可禅大师所立。

碑背面刻的是捐修寺院的商贾、名人居士的名字等,因石碑破损,字迹斑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碑的右下角,我们看到了这首《马陵景》诗。(如图)

当年的福胜禅寺如今已灰飞烟灭,胜景不再,“重建福胜禅寺”碑背面右下角何以有儒生聂君佐的《马陵景》诗,我们不得而知,但仔细研究却有不少发现。

马村72岁的聂选甲老人多年研究“马陵道”。他说,马村村边的这条沟长约4公里,是崤山古道的一条歧道,道路狭长,林密草深,进易出难,是古时西去秦晋的必经之路,当地人一直叫马陵道。

此“马陵道”是不是发生了著名的“马陵之战”的“马陵道”?多年来潜心研究此事的聂选甲老人,苦于没有最直接的史料和历史遗存来佐证。

聂选甲说,短短8句《马陵景》,道出了马村周边的胜景和历史:从东宋走出的“工部尚书”、唐太宗从江南迁“隋炀帝陵”至东宋,史料均有记载。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能佐证马陵道的4句诗,九井峪就是马村所在的锦阳川,而马村村东锦阳川北头正是当地人所说“马陵道”入口,地理位置相当准确。

孙膑与庞涓大战马陵道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马陵道古战场究竟在何处至今众说纷纭。400多年前的石碑能否佐证2300多年前的“马陵之战”?聂选甲说,他请教了国内许多专家,专家们对这个新鲜说法很感兴趣。

张兵甫说,诚如专家在回答聂选甲老人的研究结果时所说:“马陵道古战场在洛宁”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历史的真相。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