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惊现家族墓群 可能与东吴名将陆逊有关(图)

位于宜兴紫云山北地段惊奇地发现了11座神秘家族古墓群,这是考古专家近日对宁杭铁路沿线考古发掘接近尾声时报出的可喜成果。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无锡考古工作者对古墓群进行了挖掘,专家称,古墓群的时代从东吴延续至南朝。由于古墓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因此墓中出土文物有限,虽然令考古人员期待的墓主身份,没有寻找到相关文字记载。
不过根据墓砖上的文字,考古专家推测,这些家族墓群可能与东吴名将陆逊有关联。

墓砖比南京明城墙砖还大
古墓深藏在半山中的一片茶园里,从东到西呈一字形排开。负责此处考古工地的南京博物院李则斌研究员告诉记者,这片古墓群,东边的时代要早于西边。从形制上看应属于同一个家族,而且是当时相当有名望的大族。11座墓中,至少有3座是东吴时期的。在李则斌所经历过的挖掘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古墓6米以上就算是大墓了,因为当时的国力较弱,不能像汉代那样盛行厚葬。而此次发掘的家族墓群基本都超过6米,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东吴时期,分前后两室,前室为方形,后室为漂亮的船形。其中第二座墓的长度超过10米,墓砖长46厘米,宽22厘米,比南京明城墙的墙砖还要大,墓主有可能是家族中身份最显赫者。墓砖上有明确纪年的墓葬有2座,分别是凤凰三年(274年)和建兴四年(316年,西晋的最后一年)。第三座墓的墓砖上有铭文“凤凰三年八月二日”、“海昌”以及青龙和朱雀画像砖。
凤凰纪年与陆家有关联
记者查阅史料后发现,曾打败关羽和刘备的东吴大将陆逊,早年曾在海昌(今浙江海宁)当过都尉,而他的儿子陆抗,恰好又是凤凰三年秋去世,这种巧合会不会暗示这批家族墓与陆氏有某种关联呢?不过,仅凭这些砖文还远不足判断墓主身份,铁证应当是记载墓主身份的文字。由于墓中只发现了三足青瓷砚和五铢钱等很少的文物,无法证明墓主身份。就在记者发稿前传来消息,考古队员又新发现了属于这个家族的5座南朝墓,给破解家族之谜带来了新的希望。
宜兴地方志专家表示,在“除三害”的周处周氏(西晋)之前,宜兴只有蒋氏可称江东大族,不过蒋氏家族墓在宜兴东南的都山,而不在宁杭线上的紫云山,这次发现,对宜兴士族的史料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千年唐镜,依然光可鉴人
宁杭铁路考古主要集中在南京和宜兴两地,其中宜兴陆续发掘墓葬约40处,占总数的80%以上。在已经发现的墓葬中,时代分别为春秋、六朝、唐、明和清,春秋时期土墩墓介于吴国和越国两种风俗之间,表明当时宜兴是吴越争霸的拉锯地带,这种纯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的结合形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唐镜和明镜也是此次宁杭铁路考古发掘比较有趣的发现,无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告诉记者,唐镜大小恰好可以握在掌中,虽在地下埋藏千年,却像刚制成一样崭新,镜背的瑞兽和葡萄线条清晰,镜面光可鉴人,只是因为有了一层包浆而呈黑紫色;明代铜镜时代虽晚却锈迹斑斑,当时已经有了玻璃镜,铜镜主要用作装饰和婚丧嫁娶的礼品,因此质量不高。此次出土的明代铜镜的镜纽被制成印章形,字迹虽无法辨认,但可以确定是制镜者的姓或名,广告味十足,说明资本主义商业已在明代开始萌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