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时期考古

拜占廷时期从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开始。东部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城邦拜占廷旧址,故又称拜占廷帝国。最盛时其统治地区包括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东北部及南部、埃及、北非以及土耳其、叙利亚等地,而以希腊、土耳其为主。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拜占廷时期亦告结束。拜占廷城市、建筑遗迹及文物分布广泛,君士坦丁堡是主要城市遗址。拜占廷时期考古自19世纪开始进行,以教堂建筑和基督教艺术文物为中心内容。

君士坦丁堡始建于330年,因罗马皇帝F.V.君士坦丁(约280~337)而得名,遗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内。该城三面环水,扼博斯普鲁斯海峡,位居欧、亚两大洲之间,形势险要,至6世纪时发展成为欧洲最大城市,人口达40~50万。除少数教堂外,当时的主要建筑如王宫、赛马场、市场等现已毁损无遗,以坚固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城墙亦只有部分残存。现存最重要的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532~537年,以中央圆顶统辖全体,高达54米,结构雄伟,装修华丽,熔希腊、罗马、叙利亚、波斯风格于一炉,对欧洲中世纪建筑有深远影响。

拜占廷基督教文物包括象牙雕刻、书籍插画、金银工艺品(包括各种金银瓶、碟、盘、盅和教堂用具)、丝织刺绣等,而以镶嵌画最有特色。镶嵌画以镀金玻璃、彩色大理石和多种石料的碎片组成,装饰于教堂四壁和屋顶。拜占廷的镶嵌画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表现程式,史称“拜占廷风格”,其特点是以程式化的图样表现宗教神学内容,为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典型风格。这种镶嵌画在今君士坦丁堡和希腊等地已极少见,但在意大利拉韦纳、威尼斯等城仍有不少遗存,最著名的是拉韦纳的圣维塔莱教堂和圣阿波里纳雷教堂及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镶嵌画,前者作于6世纪,后者作于11~12世纪。拜占廷的工艺品和钱币曾沿丝绸之路传至波斯、中亚以及中国,对东方艺术有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