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村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於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 3公里处,地处金沙江流域。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3~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文化层分早﹑晚两期。早期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2100年。它是滇西洱海地区内涵比较丰富﹑文化特徵鲜明的一处典型遗址,也是云贵高原地区目前所知年代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

在遗址中发现房址11座,均为长方形地面建筑,一般面积10多平方米。四周立木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构成墙壁。早期墙基多开沟槽,沟底挖柱洞。晚期墙基无沟槽,直接在地面上挖柱洞,或是在四周地面上铺垫石础,再立木柱。残存灰白色粮食粉末和稻壳﹑稻秆痕迹的窖穴达23个,多分布在房址附近。还发现猪﹑狗﹑牛﹑羊等家畜的遗骨。墓葬34座均属晚期,都无随葬器物。葬式复杂多样。24座竖穴土坑墓中,除二次葬和完整骨架的单人﹑双人仰身直肢葬外,以仰身直肢或屈肢的无头葬最为特殊。无头葬主要是成年男性,也有成年女性和小孩;多数为单人,有的则是2人﹑3人以至多人的合葬。有人认为无头葬可能与猎头习俗有关。还有瓮棺葬10座,绝大多数为幼童,个别的是成人瓮棺二次葬。该遗址石刀数量众多且具特色,以新月形凸刃双孔或单孔石刀为主,少数为穿孔圆角长条形。陶器均夹砂,褐陶最多。绳纹﹑划纹较普遍,还有富於特点的点线纹和篦齿纹,器形有罐﹑圜底钵﹑圜底匜﹑弇口缸等。

补充:中国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白羊村。1973~1974年发掘。是云贵高原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年代约在公元前2200~前2100年间。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遗存丰富,有残留的粮食粉末和稻谷稻秆痕迹、猪狗牛羊等家畜骨骼。生产工具中,收割用的新月形穿孔石刀最具特色。陶器处在手工制作阶段,陶胎里夹沙的圆底大口罐是最常见的炊器。出土11座房屋基址,据研究,是一种长方形的木骨泥墙建筑。发现的墓葬都是晚期的。有10座墓里死者无头。这种现象是祖先头颅崇拜、把死者头取下供奉所致,还是猎头习俗或战争频繁造成,尚无定论。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