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发现文物点400余处 夹皮沟金矿晋升国家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4月份开始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桦甸市普查了11个乡镇,117个行政村,651个自然屯,普查了500多处文物遗址,其中复查120处。

到目前,新发现文物点400余处。

古城文物追溯到辽金时期

桦甸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吉峰介绍,5月11日,文物普查队来到桦树林子乡,经过历时5天的调查,他们又新发现8处文物点。

该乡地处松花江两岸,地形都是岸边的高大平岗地,文物遗址多集中在松花江两岸。值得关注的是小嘎河古城,此次采集的物品,具有辽金时期的特点。

但是古城所处的位置与传统意义上的辽金城有区别,它的筑城理念和选址有高句丽城的影子,城门有高句丽城的迹象。

二道甸子镇是桦甸市文物遗址最多的乡镇,各类遗址主要分布在该镇西部的木其河、永胜河、革新河所在的沟川两侧的山地上,尤其是在以地窨子村为中心的两公里的范围内,各类遗址多达30余处。

该镇境内的四道沟墓葬、寒葱口子北山墓葬、砬子山墓葬、大坡地墓葬、高丽城子墓葬、磴山墓葬等都有西荒山类型墓葬的特点(桦甸市西荒山群墓葬已是国家保护文物)。

另外,二道甸子镇还是历史人物韩边外的老家,韩氏家族遗留的东西也是一大特色。

永吉街道辖区又发现4处遗址

“桦南乡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联军桦南游击大队的根据地,这里遗留了众多的战迹地和密营等遗址,抗联英雄杨靖宇、韩仁和等曾在这里战斗和宿营。”王吉峰介绍,桦南乡至今还流传着当年抗联英雄们在此战斗的故事。

在永吉街道辖区,他们又发现4处遗址,主要以二十世纪工业遗产为主。

1995年桦甸市的洪灾是主要普查对象,如抗洪纪念碑和因泄洪而炸毁的辉发河大桥等。

夹皮沟金矿晋升“国家级”

据了解,省及吉林市文物部门对桦甸市行政区域内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矿”的夹皮沟金矿和白山发电厂,晋升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高度重视。

文物专家认为,夹皮沟金矿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企业,有着180多年的开采历史,它留下众多的矿冶遗址,是中国民族工业形成发展的重要见证。

目前,白山发电厂是东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力发电厂,白山电站枢纽工程由“一厂、四站”组成,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建设的特大型发电企业,被誉为民族工业的代表。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