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体土葬奉移之谜

1927年6月18日,张宗昌与孙传芳等拥戴张作霖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了“安国军政府”。张宗昌、诸玉璞的直鲁联军分别被编为“安国军”第二、第七方面军。

6月下旬,张宗昌在鲁南、鲁西连吃败仗。7月反攻蒋军一度得手,重占徐州。8月,孙传芳在津浦线南段反攻蒋军不利,张、诸军则在陇海线上与冯玉祥部国民联军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拉锯战。10月,因张宗昌以重金收买国民联军刘镇华部旅长姜明玉叛变,诱擒冯部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郑金声。姜之倒戈,使张宗昌赢得了马牧集之役的小胜。但总的来说,张宗昌吃亏还是大的,损失还是惨重的。

张宗昌在南方打败仗,却责怪孙中山的停灵之地,真是岂有此理。他在1927年9月18日来北京开会时,信口雌黄地说:南军打胜仗,是因孙中山先生停灵的地方风水好,为了能打胜仗,就应毁掉孙中山遗体,以绝后患。”

绿林出身的张作霖也是一个极迷信风水的人,他听了张宗昌的建议一拍即合,幸亏杨宇霆从旁劝止,才暂时作罢。杨宇霆,原名玉亭,字徽阁,后改邻葛,有以诸葛亮自况之意,因而在政界有“小诸葛”之称。杨宇霆在奉系军阀集团中,曾任奉天省督军署参谋长、奉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兵工厂督办和江苏省督办等要职。他在张作霖身边,为张出谋划策,赞襄政务,参与机要,位同首辅,是一位炙手可热的显赫人物。

在张宗昌提议毁掉孙中山遗体时,当时的“少帅”张学良也在北京。他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气愤。张学良对孙中山十分尊敬,他当面警告张宗昌不准胡来,还通知警察厅加强防范。张学良还致电南京政府,要求将孙中山遗体运回南京,并表示他可以护送到天津,处于当时南北战争的情况下,移灵南京很不安全,也不可能。

正是由于孙中山遗体处于险境,特别是在报纸上刊出关于孙中山遗体的谣传消息后,社会上的闲杂人士更是谣传不断:有人说,张作霖派人去烧孙中山遗体,幸亏张学良骑马赶到,才得以制止此事;有人说,棺柩被烧毁了一角,遗体开始变色,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孙中山遗体土葬了。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香山守灵处主任李荣,针对谣传,写了一份报告,详细地记载了事情的经过。这个报告是李荣在事后根据当时的日记写的,因此,真实可信。此报告存于中山陵园档案中。

这份报告中写道:当时,北京的报纸上又纷纷谣传土匪将要烧毁孙中山遗体,守灵处主任李荣为此十分担心。他曾想托人南下报告,但又觉得南京政府鞭长莫及,帮不了忙,这时他想到了为孙中山治病的协和医院,因为协和医院是一家美国人办的医院,他想借外国势力来保护遗体。于是,李荣亲自到协和医院去找院长刘瑞恒,请协和医院以孙中山遗体有变,需运回医院治理为名,暂时予以保护。不料刘瑞恒胆小怕事,不敢负责,李荣哀求几次,刘瑞恒就是不答应。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荣只好决定把孙中山先生遗体转移到山洞里。他向协和医院的潘医生要了一些防腐药水,又从中法中学取回了孙中山最初曾用的一具美式小棺,于1927年11月25日深夜两点半,召集全体守灵卫士把孙中山遗体从楠木大棺中取出,用药棉裹好,然后移入美式小棺中,放置于水泉山洞里藏了起来。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