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桑城遗址

位今蒙城县城关镇北20公里的坛城镇山麓,北淝河北岸。原为汉魏晋及南朝宋的山桑县治所。南北朝时期,曾为侨置的郡,县治所。因此,城原以政区治所为名。

其中,“山桑”一名据《十三州记》说是因城主山生于邑中,其亭有桑而名,说明此处原为蚕桑的生产地区。南朝刘宋太尉檀道济在与北魏争夺淮北失地战中屡获全胜,因军粮不济,困守于山桑城,采取“唱筹量沙”的办法。智退魏兵,乘机逃脱困境。这件发生在元嘉八年(431年)的战史奇事《通鉴纪事本末 宋文图恢复》中记载甚详。后人为纪念檀道济,对废邑改称檀公城,故《太平寰宇记》称:“宋将檀道济为征西将军居此,因号檀公城,”简称檀城,后讹为坛城,建镇前习称坛城集,兼坛城区驻地。1992年春,撤区并乡,改建坛城镇,现易名檀城镇。坛城建城历史久远。据南朝宋罗泌《路史》载,盘庚帝自奄迁于北冢即此,镇中北冢山缘此。西汉为山桑侯国都和县治后,易北冢为山桑。南朝废山桑县后,易名檀公城,后讹为坛城,又有坛城山名。镇内现有小山,虎山,北冢3座孤立小山由西向东排列,并有黑龙潭,凤凰台,上下寺,仙人桥,饮马坑,八砖井,卧龙岗,量沙台8个景点,使小镇十分美丽。自北冢山筑三道城垣,纵横各7公里,至今内城外廓仍依稀可辨,即当年山桑故城。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