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史书记载” 晋阳古城遗址发现火烧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片:晋阳古城面世(来源:太原新闻网)

据史书记载,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城。现在,这段史实已经不只停留在史书之上,而已被市文研所考古人员通过考古手段发现的大量实物所验证。昨日,在晋阳古城遗址考古现场,残留在地面的一些被火烧过的黑色炭块和红色烧土粒痕迹呈现在记者眼前。

此次考古使用的探沟调查法,开始于今年5月14日,打探沟的地方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晋源苗圃。当时市文研所考古人员在晋阳古城西城墙往东直线距离102米处,开挖了第一条宽1.5米、长15米的探沟,当探沟挖到距地表2.2米时,发现了建筑基址,并有石子和砖铺设的道路,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唐宋时期的建筑构件。另外,土层中还夹杂有大面积的红烧土和炭粒,这令在场的所有考古人员兴奋不已。随后又在距西城墙直线距离627米和172米的地方,开挖了两条探沟,同样发现了大面积的炭屑等焚烧遗迹,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筒瓦、板瓦、绳纹砖、莲花纹瓦当等建筑构件。

负责此项工作的市文研所考古研究室主任裴静蓉说:“此次考古发现非常重要,它验证了史书上关于晋阳古城被焚毁的记载,而且此处很可能是晋阳古城一处重要的建筑基址。”她提出三点理由:第一,炭粒、烧土粒等非常密集地集中在一个土层;第二,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初步推断,这个土层的年代可以确定为唐宋时期;第三,出土的大量建筑构件遍布整个地层,推测此处可能是一处大型建筑基址。

裴静蓉说,根据多年的考古调查以及文献记载,得知晋阳古城遗址西部为重要的宫殿区。但此处地下为砂石层,大量的石块使得钻探无法进行,因此决定在晋源苗圃的空地处通过打探沟的方式进行考古调查。这个地方曾在2006年时,由西安石油大学做过地球物理探测,发现了大面积的“异常现象”,表明地下可能埋有建筑基址或建筑构件层,这让考古人员觉得“肯定会有重大发现”。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