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的美丽幽灵——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楼兰古国属西堿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在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楼兰是一个水草丰美,景色怡人的富饶国度。然而这样一个美丽古城却在繁荣印象中消失了。1274年,西方大探险家马可·波罗沿古丝绸之路而来,一心想寻找书中美丽的楼兰,可满眼的黄沙覆灭了他的梦想,古国楼兰如同海市蜃楼般在沙漠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历史上真的有楼兰吗?如果有的话它怎么会消失呢?楼兰之谜成为这片沙漠最诡异的谜团。
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东,到达孔雀河下游。当他举起望远镜四望时,一片古老城墙赫然跃入视界。那是一座古城!有城墙、街道、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这次意外的发现是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这个事实震惊了整个世界。1979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最新发掘,辉煌的楼兰古国才终于重见天日。
楼兰古城是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城,总面积约108 240平方米。东面城墙长约333米,南面城墙长约327米。城墙为夯筑,与敦煌附近的汉长城构筑方式基本一致。在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个缺口,估计是南北城门。楼兰古城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也是西出阳关第一站,频繁的贸易使得这座城市经济繁荣。考古学家们在文物中发现大量写着汉文、佉卢文的文书及木简;汉代的五铢钱,贵霜帝国的铜币;汉代的丝织品、绢网和波斯的壁画,甚至有古希腊、古罗马以雅典娜为图案的工艺品;还有各国的陶器和漆器,一一再现了楼兰昔日的辉煌。在这些珍贵的古物中,还有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衣着华贵,被称为“楼兰女王”。据考证,女尸已有3 380年的历史,属白种人。
难道古楼兰人是白种人吗?英国人类学家基恩对挖掘出的其他楼兰人头骨加以考证,证实其为欧洲白种。他推论出,远在三四千年前,罗布泊地区最早的居民是白种人。在历史某个时期,他们来到楼兰,然后又悄然退出,不知去了何方。楼兰的欧洲人应该是远古时期一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他们由于某种原因向东迁移,并最终定居下来。
楼兰虽然地处沙漠,但从遗址中可以发现当时的地理环境极适合人类居住。古楼兰的壁画中常常描绘着楼兰人头上插缀着代表种族的翎羽,划着独木舟在孔雀河上渔猎。但是好景不长,如此繁盛的楼兰只兴旺了五六百年,从4世纪始便销声匿迹了。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呢?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疑问,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
有人将古楼兰的衰亡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连。我国古书记载楼兰古国的最后存在的时间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政局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方许多民族自立为番,相互斗争。而楼兰正是军事要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个位于沙漠中的古国,一旦丧失这自然环境和对外交通的基本要素,就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昔日的繁华之城渐埋于黄沙之中。
也有人把楼兰消失与楼兰古城唯一的淡水源——孔雀河联系起来。楼兰古城东部虽有浩瀚的罗布泊,但因是个咸水湖,人们无法饮用。据史书记载,4世纪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趋于干旱,高山冰川萎缩,导致河湖干涸,草木不生。渐渐干涸的孔雀河让古楼兰人失去了生命的依托,被迫大批转移,楼兰古国也因此消失。
还有学者认为,罗布泊是个游移湖。从罗布泊的形成之日起,其位置和形态随着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而楼兰古城正好依水而建,罗布泊的游离不定造成了古楼兰人的渐渐离散。
楼兰古城的消失是一个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的悬案。楼兰昔日的辉煌犹如过眼烟云瞬间消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