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河岸圆形石头疑似恐龙蛋 村民纷纷捡拾(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种石头外表光滑,大小如乒乓球。

石头被发现于沧江河岸,大小若乒乓球,呈乳白色,外表光滑

村民疑是恐龙蛋,纷纷捡拾

地质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其并不具备蛋化石特征

连日来,高明区沧江河明城段、杨梅段频频出现一种外表圆滑、极似蛋形的怪石头,当地一些村民以为是恐龙蛋化石,纷纷前往河边捡拾。

昨日,佛山地质部门权威专家对采集的石头初步鉴定后认为,这种怪石头与恐龙蛋化石在特征上仍有明显区别,而且其不完全具备蛋化石的可能性,建议村民勿听信谣言而盲目收集。

怪石出自河岸泥堆

据一位家住高明杨梅的冯姓村民回忆,当地最早发现这种怪石头是上月初。当时,沧江河的杨梅支流岸边经常出现一堆堆的褐色山泥,怪石头就是从这种泥土中挖出来的。

将该村民采集的3个石头进行对比,记者发现,这些石头基本上都只有乒乓球大小,而且外表光滑,均呈乳白色。不少村民称,他们发现石头表面有些类似蛋壳的物质,因而推断它们可能是恐龙蛋。

专家否认其是蛋化石

佛山地质局负责鉴定蛋化石的周姓工程师仔细分析了这种石头后则认为,尽管这种怪石头与蛋化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并不具备蛋化石所具备的典型特征。例如,这种石头较蛋化石坚硬且光滑,外表没有自然形成的地质纹路和裂缝;虽然有些怪石表面具有极似蛋壳片的物质,但可以看出是黏合形成的,而非天然的蛋壳片。

周工还说,从体积来看,即便这种石头是蛋化石,但与目前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相比,这种石头体积仍然偏小。

怪石头究竟是什么?鉴定时,周工做了两种推测:可能是古老河床中的某种鹅卵石,也可能是某种人为加工过的石头。

周工称,要对这种石头进行解剖和质地分析,同时还要对怪石头出土地方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才能得到最终结论。据其透露,恐龙蛋化石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值钱,经济价值未必大,但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山泥”疑为工业废料

就在大家为怪石是否恐龙蛋化石而伤脑筋时,又有村民报料说,近日流经江肇高速施工工地附近的杨梅河又出现了一处堆积成山的赤褐色泥土,而且当地人也从这种泥土中挖出了多块极似蛋形的怪石头。

但这一次,有人亲眼看到,这种泥土是一些来路不明的车辆从外地拉运过来倾倒在河岸的。当地村民开始怀疑出土怪石的“山泥”并非河边真正的山泥,而可能是某种工业废料或废渣。“如果是这样,那这些石头肯定不会是恐龙蛋了。”当地村民说。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