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墓道碑现身安溪 康熙派大臣为其建墓


安溪县金谷乡源口村一废旧榨油坊内发现一块清朝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墓道碑,考古专家及湖头李氏宗亲会人员昨日证实了这种说法。经鉴定,碑文内容为康熙亲手撰写,对李光地的功绩给予很高的评价。该墓道碑是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专家称这是泉州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块用汉满双文文字书写的石碑,其价值不可估量。
系我市首次发现的满汉双文石碑
该石碑现保存于湖头陇西李氏宗祠内,长2.92米、宽1.07米、厚18厘米,上部刻有双龙戏珠浮雕,双龙中间是汉、满双文阴刻隶书书写的“敕建”二字。碑身也是用汉、满双文书写,开头是“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谥文贞李光地碑文”等字样。汉字为楷书阴刻,共有九行,400多字,满文共有十行,字径均为3.5厘米大小。
“碑文内容均为记载李光地的生平与功绩,像这样汉满双文的石刻为泉州市首次发现。”安溪县文管办副主任黄炯然说。康熙在碑文中,对李光地的三大功绩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分别是平定“三藩”、治理河患、平定台湾。
珍贵文物被当成地板石
据安溪湖头陇西李氏宗亲会李玉成、李和顺、李澄清三位副会长介绍,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块珍贵的李光地墓道碑还不会重见天日。
李玉成告诉记者,6月上旬,一个放电影的人和他说,金谷乡源口村旧街一个破旧的榨油小作坊内,有一块石碑,背面刻有“皇清”、“李”等字样,不知道是不是和湖头李氏有关。
6月24日,李玉成和这位放电影的人一起来到现场,发现石碑上面被重物覆盖。搬开重物用水清洗后,“恩赐大臣匾额、夹辅高风”等几个字清晰可见。
“看到‘夹辅高风’四个字,我马上判断与先祖李光地有关。”李玉成告诉记者,因为祖谱上有记载康熙曾御赐一块“夹辅高风”牌匾给李光地。
经过族人及考古专家确认,这是一块李光地的墓道碑。
6月29日,安溪湖头陇西李氏宗亲会将石碑运回宗祠保存,待湖头李光地博物馆及文化公园建成后,此石碑将永久存放在博物馆。
康熙派大臣为李光地建墓
据介绍,李光地的坟墓在安溪蓬莱地界,其墓道碑则位于离墓3公里远的金谷乡源口村,原先还有个墓道亭,墓道碑下有个石龟。上世纪60年代墓道亭被破坏,榨油作坊主人看到后,将该石碑搬到作坊内当地板,以便搅拌油渣时使用。幸好石碑正面朝下,未被破坏,但石碑背面,则由于磨损严重,字迹模糊。
“李光地死后两年才安葬,康熙派了两名大臣来安溪监造坟墓。”李玉成说,这块墓道碑的发现,填补了几项史实的空白,比如说康熙还特意派了工部尚书徐元梦、侍读学士魏延芳两名大臣来安溪建造坟墓,可见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听说发现李光地墓道碑的消息后,正在安溪做文物普查的泉州市博物馆的吴艺娟、陈国珠两位专家和黄炯然专程赶去鉴定。黄炯然告诉记者,这块墓道碑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是泉州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块汉满双文的墓道碑,其证实了当时李光地与康熙皇帝之间“名为君臣,情同朋友”的密切关系。同时,该石碑对于研究当时的书画、雕刻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地(公元1642年至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七年,年七十七岁。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以省亲乞归。又言施琅习海上形势,可重任。用其言,遂平台湾。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厉,后以忌之者众,益慎重寡言。卒,谥文贞。著有榕村集四十卷,《四库总目》及周易通论、洪范说、诗所、中庸章段、二程遗书、韩子粹言、古文精藻……并传于世。
1698年12月,李光地以兵部左侍郎、右副都御史巡抚直隶。奉诏先后修治漳河、子牙河及永定河,大大减轻畿辅一带水患。治理永定河时,李光地动员民众,仅用40天,就在郭家务至柳岔口筑堤、开河200里,使“沿河田畴固出,二麦丰收”。康熙亲临视察,喜曰:“朕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并亲书“夙志澄清”匾赐李光地。在直隶巡抚任内,李光地整顿吏治、减轻税赋、赈济灾黎、解决旗汉矛盾等,做出显著成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