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岁胶莱河含有元明文物 被列入申遗项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胶莱河明朝时期的流向示意图(资料图片)。青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姚人代老人把从古水闸上拆下来的锔扣捐献出来。青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古水闸拆下的石材上有用于安放锔扣的石槽。青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保存完好的胶州胶莱镇陈家闸子的胶莱河段。

7月5日下午,记者从平度市文化局了解到,始建于元朝,全长130公里,距今已有729年历史的胶莱河(古称胶莱运河),今年被列为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将与京杭大运河同时进行申报。据悉,胶莱河仅在青岛地区流域就96公里长,现有的河道保存仍旧完好。日前,山东省考古专家在对河道沿岸进行普查时,发现元明时期建设水闸时连接石块用的铁锔扣,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为申遗专家来青文物普查

7月5日下午,记者从平度市文化局了解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29年历史,全长130公里的胶莱河今年被国家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将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同时进行申报。日前,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佟佩华所长一行4人来到平度,对平度沿线的胶莱河两岸进行了实地普查,为胶莱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摸底。

胶莱河古称胶莱运河,是山东半岛的一条重要河流,干流全长130公里。胶莱河南北分流,南流入胶州湾,北流入莱州湾。南胶莱河,也叫胶莱南河,为胶莱河自平度市万家镇南姚家村分水岭向南流入大沽河的一段河道。该河段始于元朝,于1280年开凿,历时五年而成。南胶莱河现为胶莱河主要排水干道,但当地群众仍称之为运河、运粮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南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流入莱州湾。

村民捐出元明时期铁锔扣

据平度文化局局长何洪选介绍,这次实地普查,首先到了平度市万家镇南姚家村。当地村民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中期,曾经拆除胶莱河上元明时期的古水闸,利用拆除的石材搞建设。经过在周围普查,发现了许多当时用的石材,其中一块上面有人工凿刻的石槽,石槽呈梯形。省考古研究所佟所长说,石槽是用来安放固定两块石材的锔扣的。

在村民姚人代的家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从古水闸上拆下来的固定石块用的锔扣。专家介绍说,锔扣就是用金属打成或铸成的锔子,用来固定两块石材防止被大水冲开。姚人代家中的锔扣形状像一个蝴蝶结,铁质铸成,左右两个梯形对称。出于对家乡文化事业的热爱,姚人代老人决定把存在家里近半个世纪的文物捐献给国家。锔扣的捐献,对研究胶莱河的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证。

青岛胶莱河河道保存完好

7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南胶莱河胶州市胶莱镇陈家闸子村附近的闸子桥上看到,蜿蜒盘旋的胶莱河非常壮观,而且河水清澈。“我们对河道两侧沿岸进行实地普查后发现,现在南北胶莱河被保护得非常完好。”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佟佩华所长介绍,胶莱河在青岛地区流域长度达96公里,各方面保护得如此完好非常罕见。

据悉,南胶莱河和北胶莱河都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的姚家村,南胶莱河从胶莱镇刘家花园流入胶州,在李哥庄镇汇入大沽河后入胶州湾。北胶莱河流经平度市万家镇、崔家集、明村、马戈庄、张舍、新河六个镇,至莱州海仓以北,注入莱州湾。据悉,目前南胶莱河和北胶莱河主要用于灌溉和泄洪。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