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起源谜团被破解 澧阳平原是世界最早起源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炭化的古稻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

水稻起源于哪里?这是人类探索了150多年的谜。第四届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获悉,湖南省考古工作者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澧阳平原及周边地区已基本破解了这个谜团,改写了世界稻作农业考古的历史。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把当时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的稻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1988年,湖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9000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此后,湖南关于稻作农业的一系列重大考古改写了历史。1993年,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18000年。1995年,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近万粒炭化水稻。 1996年,在中国最早的古城----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多年。 2006年,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谷糠和完整的灌溉系统。这些考古成果有的列入“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有的多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破解水稻起源之谜的最清晰图谱。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多次前来湖南进行联合考古。

目前,由国务院批准、历时5年的“中国稻作起源考古学研究”----湖南道县玉蟾岩中美联合考古进入尾声。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奥佛等国际权威考古专家认为,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水稻起源之谜,已基本破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表示,湖南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更是世界闻名。在湖南破解水稻起源的秘密,意义非凡。据悉,有关部门拟启动以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鸡叫城等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目前,中国只有河南安阳殷墟考古遗址进入这个目录。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