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万年灵长类化石 填补人类进化缺失环节(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发现的骨骼化石

据法新社、英国《每日邮报》、德国《焦点》杂志综合消息,日前美国纽约公开展出了一具4700万年前的类人猿骨骼化石。科学家考证后认为,这个物种是人类、猿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成功填补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缺失环节”。

这个物种被命名为“Darwinius masillae”,科学家给它起了个昵称“艾达”。虽然历经4700万年的沧桑巨变,但这具高约20厘米的骨骼化石依然保存完好,仅一条腿的一小部分和5%的的骨骼缺失。

研究人员发现,“艾达”当年曾因为骨骼受损无法攀缘,被迫改为陆地生活,居住在火山附近。后来沉尸入水中,历经4700万年后重见天日。

据悉,这具骨骼化石是1983年在德国的梅塞尔化石遗址被挖掘出土的,但当时收藏家却并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是将它当作一个保存完整的化石标本挂在家中。2006年,一位商人购买到这具骨骼化石,并引起了挪威奥斯陆大学国家历史博物馆教授乔恩·赫鲁姆(Jorn Hurum)的关注。乔恩教授和他的国际研究小组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这是一具470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的化石。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

考古学家透露,这个物种可能是生活在今天马达加斯加一带的一种类人猿的祖先。从这具化石中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直缺失的重要环节证据被发现,这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研究人类进化的轨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个物种的可能样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T光片的头骨扫描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