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明窑辉煌重现 专家媒体聚焦大窑考古挖掘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月19日早晨,来自国内外70多名专家、学者一同走进大窑枫洞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参观考察。揭开神秘的面纱,尘封已久的龙泉明窑辉煌向世界重新亮相。

经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我市博物馆联合对大窑龙泉窑遗址的枫洞岩窑址4个多月的挖掘考古工作,共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共揭露房屋遗迹6处,至少有7次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1处,辘轳坑2处,素烧炉1处,储泥池2处,及与房子配套的卵石铺的路面、排水设施等多处,还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

走进考古现场,专家们显得异常的激动和兴奋。旧时窑场完备的排水系统、龙窑历代叠压的痕迹以及窑炉北侧的房子考究的建筑设施、精心选择的地理位置等等,保存完好的遗迹吸引着专家们细致的考察和激烈的交流探讨。在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面前,专家们感慨地表达出对龙泉青瓷的赞叹和关爱。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龙泉窑在国内国际都是很有名的,这次挖掘出部分的地下遗址,并且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瓷器,表明当时龙泉窑生产规模大,设施水平很高。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说,这次龙泉窑的挖掘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重大发现,在学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说,挖掘出这些东西的以后,在要做好研究的同时,一定要建立相关的保护机制,把对遗址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来学习和研究,也为龙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