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挖出明朝完好石碑 碑文示万历皇帝所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碑座上刻有二龙戏珠的图案。李洁/摄

本想在自家门前挖个化粪池,没想到却挖出了宝贝——明朝的完整石碑和碑座。昨日中午,家住昌平区旧县村的村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几天前,他在院门口挖化粪池时,挖出了一块高2米5左右,宽2米,厚20厘米的完整石碑,旁边是一个完整的碑座。昌平区文物所的人员介绍说,此碑是明朝万历年的,从碑文可看出是皇上赐给建寺人的。

昨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张先生家时,院门前已经被工人刨开了一个长3米,深2米的大坑,在坑内有一个碑,在碑的顶端刻有二龙戏珠的图案,中间写有“昭圣寺”篆体字样,在碑的落款处刻着“万历二十一年九月”的字样。在石碑的旁边,还有一个完整的碑座,侧面与碑顶相呼应,仍然是二龙戏珠图。石碑和碑座都已经完全呈现,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将四周的土挖走,用水冲刷碑面与碑座,在清理工程中,尽量不用铁锹等硬器磕碰碑身与碑座。

张先生说,2天前他和工人们在自家院门前准备挖出一个化粪池,正在挖的过程中,发现土里有龙头样子的石头,于是他和工人就沿着龙头周围开始挖,在努力了一天之后,一个完整的石碑呈现在眼前,他立刻报告了村委会,由村委会报告给了昌平区文物所,随后文物所派人来鉴定,告知张先生,这是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的碑。并让张先生和工人们继续挖,打算今天将碑与碑座拉走。

据村子的人讲述,在儿时他们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碑,立在距离埋碑处3米远左右,但是对于“昭圣寺”没有任何印象,只是听老人们说过,村子里有很多寺庙,昭圣寺被村里人称为“大寺”,因为香火旺和尚比较多,所以谁家办丧事都会找这个寺。这个寺祖祖辈辈都由一户姓张的人家看守。张家的后人现在还在村子里住。

昌平区文物所的刘先生表示,从碑文可以看出此碑是皇上赐给建寺人的,年代属于明朝万历年间,质地是青白石的,重量约7吨左右。旧县从隋唐起就有这个名字了,所以在这个地区发现的文物非常多,这个石碑算保存比较完好的,等石碑全都挖出后,会用车将碑和碑座拉走,放到文物局保管。 但由于村子路窄,大型的机器可能会进不去,所以怎样将碑拉走成了比较头疼的问题。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