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认为契丹人石棺葬反映出多种文化内涵2

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契丹人火葬墓采用了石棺葬。巴林左旗辽金史研究会会员王青煜认为,从多种不同的样式和棺壁的纹饰上,可以看出契丹人的发展史中,吸收了多种外来的文化元素。

以辽上京博物馆为例,馆藏的15件石棺中,形制以玄山、盒式和屋脊式为主,其中多件石棺在棺壁上雕凿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侍仆形象等纹饰。

很多学者认为辽代比较多见的玄山式契丹石棺源于鲜卑葬俗。所谓玄山式,形制为前高后低,有着让亡者的灵魂由低渐高升入天堂的寄托。

而屋脊式石棺的出现,则标志着契丹人已由游牧生活逐渐开始定居,并且在其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中原地区的房屋或宫殿式建筑。

盒式石棺则是对中原传统器型的直接仿用。从棺壁的纹饰上可表现出,契丹人的葬俗受到了很多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是这种石棺的葬式,应始终与契丹人所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和传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

王青煜说,契丹石棺葬说明即使到了辽朝晚期,在葬俗中虽然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是仍然还可见与鲜卑在文化和习俗上保持着传承性,仍然保留有鲜卑习俗的痕迹。丧葬制度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契丹人石棺葬可以例证在契丹人的发展史中,吸收了多种外来的文化元素。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