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穿越千年 它们释放新的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结果前天公布,20位评委从初评入围的25项考古发掘中,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了十大考古发现。文物专家认为,无论是在实施城市重大工程建设时发现的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还是无锡的阖闾城遗址,都是独一无二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与学术研究价值。

对于每年评选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参与评选的知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苹芳认为,这有助于公众了解考古,珍视古老文物的价值。他介绍说:“我们每年评一次,什么叫做新发现,并不是里面发现的东西特别好看,那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发现主要是指从考古学的发展、从学术研究上有新的意义,从学科发展、学术成就来评价新的,并不是出现了一个新的东西,以前没有见过的在学科发展上也不一定特别重要。完全是从学术角度来评。这个完全是专业的,评出真正的永恒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国家大规模的基建工程的开展,不断推动我国考古的重要发现。近年来,我国90%以上的考古发现多与此相关,这次入围的25个考古项目也不例外。

“天府第一街”

唐宋地下排水系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对于此次入选的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成都市考古队队长王毅对当地媒体表示,这条曾经繁华的千年古街,是当之无愧的“天府第一街”,见证了成都最辉煌的唐宋时期。

据介绍,这些主次街道、房屋、排水渠(城市下水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唐代末期高骈扩筑罗城,使成都城从原来东西(大城、少城)并列的“日”字形向内城外郭的“回”字形转变,江南馆街遗址唐代晚期街坊正是这一时期规划设计的体现,纵横交错长达数十余米的铺砖街道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宝贵材料。

考古人员还发现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16条、铺砖道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2处,明清时期道路1条、房址8座、井3口。最让人震撼的是,在此次考古发现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唐宋时期主次街道、房址和与其配套的地下排水系统。这也是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

阖闾城遗址

确认吴国长城

“入选的项目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具有特别的学科意义。在江苏无锡发现的阖闾城遗址具有很高的文化涵义;多个商周及春秋战国墓葬、城址因前所未有的特殊形制而入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徐苹芳评介说。

据悉,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大城,根据考古调查和钻探,阖闾城的筑城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汉代,大致为春秋晚期,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当,即公元前515年-前496年之间。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宫殿群,且阖闾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亦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符,根据考古复查,完整地复原了公元前515年-前496年之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

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的另一重要收获是发现了龙山石城,第一次确认了春秋时期的吴国长城。石城两面用大石块垒砌,中部填土,为“石包土”的建筑形式。龙山石城的年代与阖闾城遗址相同,具备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要素,其建筑形制与中山长城相同,可能为年代仅次于楚长城和齐长城的“吴长城”。

双墩一号春秋墓

揭示钟离国文化

安徽双墩一号春秋墓在初评中以135票排第一。这一墓葬是从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发掘的,封土呈馒头状,底部有白土垫层,发掘中发现了深浅不同的五色填土构成的“放射线形”迹象,共有20条,角度有一定规律。墓葬坑深底大,埋葬布局呈十字形,圆形墓底以主椁室为中心,东、西、北侧各殉三个人,南侧殉一人,南面还有一个两箱大椁室。 在部分铜器上发现“童麗君柏”的铭文,表明墓葬主人应是“钟离(国)君柏”。

它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在春秋时期淮河中游地区钟离古国存在的历史事实,为研究钟离国的历史和王室世系,以及淮夷文化的地域特征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此墓揭示了钟离国墓葬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