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大溪镇发现明代墓前石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温岭市大溪镇发现了明代墓前石刻。据当地百姓所言,石刻原为明代南京兵部尚书赵大佑父亲墓前所有,早年间因造抽水机埠被移填用,今被挖出。

赵大佑(1510——1569),嘉靖十四年进士,官终南京兵部尚书,为官清正,诗文温雅俊爽,有《燕石集》。赵大佑父赵相(1487——1569),舍仕而农,力田自给,以子大佑贵累封刑部尚书。

石刻已残损大半,仅留一石虎及龟形碑座较完整。其它如石人、石马等,残存部分碎片。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在墓道前放置石像生,是从秦汉沿袭下来的墓仪礼制,唐宋时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到明代规矩最多。根据《明会典》的规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在墓前设立,而且根据品级不同有所区别。石像生是墓主身份等级地位的体现,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这次发现的石虎半人高,作蹲状,双目圆睁,牙齿露出,昂首鼓腹,前腿直立,后腿蹲地,曲尾。虎视眈眈,气势威猛,造型生动。龟形碑座龟首伸出,龟甲雕刻工整。中有一槽,当为置碑所用。经比对,石虎与赵大佑墓前石虎形制基本相同,唯尺寸稍小。赵大佑与父赵相皆卒于1569年,即隆庆三年,今出土之墓前石虎亦与赵大佑墓前石虎形象一致,则石虎年代可断为隆庆时。

在温岭地区,保存至今的明代石像生已极为少见,此次石像生的出土,为研究温岭地区明代墓葬及职官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浙江省温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