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专家披露:楚墓出土的缯书被骗流散美国
说起蔡季襄,从事文物收藏的人无人不知。这位被称作“文物界奇人”的藏家不仅首先发现在战乱中被遗失的四羊方尊,还被已故考古学家商承祚如是评价,“蔡君季襄,收藏尤富,举凡漆、木、铜、陶、革帛之属,充斥其间,异物奇器,多所未见。”
蔡的一生藏品甚丰,但他在收藏中也有不少遗憾。1946年,他就将在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缯书转让给美国医师柯克思。
近日,湖南文物交流鉴定中心主任郭学仁向本报独家披露了蔡季襄这一段“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美国医师骗取缯书获得学位
1942年9月,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一件举世闻名的楚帛书,它是迄今发现的先秦时代唯一一篇缣帛文字资料。据载,蔡季襄获悉有人盗掘古墓后,匆匆赶到现场,只见其中器物多被盗走,正欲离去,忽见坑沿有一团东西,拾起一看是揉皱的丝织品,便用手帕包好带回家中,展示却是晚周的缯,以漆写字和绘画,整幅已变成深赭色,上面字画很难辨认。
关于帛书的摹本,蔡于1944年首次刊行(石印本),书名为《晚周缯书考证》,此书一出,引起轰动,同时也引来时任湘雅医院医师的美国人柯克思的关注。据郭学仁回忆,柯克思马上找到蔡季襄,并提出由他带原件回美国,用紫外线摄影后制版,连同蔡著《晚周缯书考证》由柯克思翻译在美国出版,随后预付稿酬1000美元,还答应出书后再寄9000美元。
“但是,柯克思回到美国后,不仅赖掉了9000美元,而且将蔡季襄的著作署上自己的名字出版,并以此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郭学仁说,这部珍贵的战国缯书现藏于美国华盛顿亚洲美术馆。
考古发掘又现精美缯画
虽然缯书流失美国,但国内考古界对长沙子弹库楚墓一直给予了极大关注。后因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才正式发掘子弹库1号墓,并确定此墓墓主为40岁左右男性。更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还在墓中棺盖板下隔板之上发现了一幅缯画旌幡,即著名的《人物驭龙帛画》。
“从旌幡人物(墓主像)服饰及棺椁制度推测,当是大夫一级贵族,时代在战国中晚期。”郭学仁说,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对缯书和缯画进行研究,发表不同见解,但多偏重文字考释,专谈缯画者并不多见。“缯画和缯书是一个整体,互相关联,但又各具相对独立性。”郭学仁说,就缯画而言,其周边四角画草木、星月,依次画十二神像,象征十二月,其时序排列如现在的时钟转向;神像造型含意复杂,有的认为是当时楚人崇拜的四方神祗,或与驱疫、赶鬼的方相氏、十二神兽有关。中间还有两大段文字,书写方向相反。而战国缯书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我国古代帛书,是先秦时代唯一一篇缣帛文字资料,不仅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而且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