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难度很大 目前不应发掘“南海一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2008年5月16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在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端门大殿内正式开展,36件从该船打捞出水的宋代珍贵瓷器首度与公众见面。 中新社发 潘旭临 摄

四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不应发掘宋代沉船“南海一号”。

刘庆柱说,二00七年打捞“南海一号”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发现“南海一号”的地方距海岸较近,如果不进行抢救性打捞,就会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他表示,“南海一号”打捞出来以后,就离开了其多年所处的“生存环境”,现阶段考古工作难度很大。“如果只从古船上发掘出了几千件瓷器,而古船没有保护好,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发现了航海日志等物品,现阶段也很难保存。”他说。

刘庆柱指出,发掘“南海一号”的工作不仅需要考古工作者,也需要工程学、力学、植物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献计献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他举例说,河北沧州的铁狮子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过去长期浸泡在水中,被打捞上岸后其基座的力学支点发生了变化,现在多处开裂。

他说,有关部门应该多为子孙万代想想,在方案获得充分的论证之后才能实行,“对‘南海一号’不要轻举妄动,一定慎之又慎”。

“南海一号”目前被封存在沉箱里。广东省文化厅今年年初透露,文物部门有望在二00九年上半年试探性发掘“南海一号”,引发各界瞩目。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