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廊有瓦可避风雨 汉代廊桥证明盐市口繁华(图)

宽近4米的木制廊桥横跨30米宽的河面,两岸街市比肩接踵人流如织,多口形制各异的水井旁围满了等待汲水的成都人……盐市口商圈自古便是繁华地,这一论点昨日得到验证,“证人”便是成都市大业路旁人民商场二期基坑工程工地附近发现的古桥遗址。

继金沙遗址后,这次出土的第二座汉代廊桥堪称豪华,同时出土的大量房屋基址,9口唐宋、明清时期水井和成都平原首次发现的千年围棋子,足以还原古成都核心城区的富庶市井生活,也为研究汉代建筑、古蜀人生活习性及古成都城市布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掘出的古代围棋 摄影/谭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口古井中发现了这个双耳水罐

古桥豪华有廊有瓦可避风雨

盐市口商圈一直便是成都市区内古遗址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之一,考古界素有此地为古成都城中心区域的推测。今年2月,成都考古工作人员进入大业路旁人民商场二期基坑工程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无意间触碰到上溯至汉代的古成都市井全貌。至昨日,抢救性发掘已基本完成,颇有成都独有休闲意味的古遗迹一一现身。

“最大的发现就是这座超长、超豪华的汉代廊桥。”考古现场负责人张擎介绍,平躺在土层中的3根横木和2根立柱就是廊桥的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根柱础底板长3.4米、宽0.45米、厚0.3米,其上有4个圆形柱洞,最高的一根立柱高1.4米、最大直径0.3米。深褐色的横木和立柱木质密实,用力敲击还可发出浑厚的声响。

数以吨计的木材构成了桥台、桥柱、桥梁、桥面板和桥上部的廊房五部分,“廊坊顶有瓦当和板瓦,就是阴雨天也可在桥上喝茶看风景,好不惬意。”张擎介绍,这种廊桥在汉代是非常典型的建筑,又名“风雨桥”,其结构与2001年在金沙遗址兰苑地点发现的汉代木桥完全相同。

在木桥所在的古河道内,大量商周时期陶片和少量汉代陶片随之出土,从木桥的结构和这些遗物推测,廊桥横跨的古河道宽度在30米以上,所以廊桥的长度至少为30米,宽度在3-4米之间,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在当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廊桥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古建筑史,特别是桥梁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古井密布造型各异藏物众多

大量房屋基址和古代水井遗址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另一大亮点。9口水井分别来自唐宋和明清时期,与明清时期水井统一为圆形的形制不同,唐宋水井造型丰富,有圆形、七角形、八角形甚至是十角形。

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7号水井即为十角,最大内径约1.5米、残深1.7米,井砖上还刻划有“(日)”、“天禧三年二月”和两只乌龟图案。一块记年砖准确地标明了该井的身份:建于“天禧三年二月”,即北宋1019年。

井水虽因年代久远而干涸,却出人意料留下大量文物:四耳瓷罐、双耳瓷罐,铁釜、铁剑、铁刀等大量古人生活用品码放在井内,每一件均制作精美且保存完好。井中还出土了30余颗白色围棋子,这在成都平原尚属首次发现,“这些围棋子里外全白,其具体制作方法还有待考证。”张擎说,这些围棋子是研究中国围棋历史,了解宋代围棋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

这么多的好物件怎么全集中在水井里?张擎分析,这些文物应该是两种构成,一是古人在井口汲水时不慎落物,二是古人有意抛弃,“古成都一直富庶,密集的水井本来就是古代成都人口稠密,城市繁荣的象征,这次出土的文物,是研究古代成都历史街区的重要资料。”

目前,所有出土文物已全部入库保存,以备下一步修复研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汉代木桥(2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出土的围棋子(3月3日摄)。新华社发

北宋水井是“聚宝盆”

用一座桥来说明盐市口很繁华似乎证据“不足”,据张擎透露,现场还发现了一些房屋的基址和古代水井的遗址。“9口水井中有明清时期水井4口,均为圆形;宋代水井5口,有圆形、七角形、八角形、十角形等。其中,宋代的7号井做工最为考究,砖上还刻画有‘天禧三年二月’和乌龟图案。”据张擎介绍,所谓“天禧三年二月”,即建于北宋1019年。更为特别的是,在这口井中,竟然先后出土了四耳瓷罐、双耳瓷罐,铁釜、铁剑、铁刀等大量古人生活用品,制作精美,尤其是瓷罐,釉色鲜亮,光滑细腻,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瓷器。“这些文物已经入库保存,它们对研究古蜀人生活习性及成都城市布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张擎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流发掘的汉代钱币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