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考古发现古墓群 为春秋高等武士安息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0座春秋墓葬,呈4排分布在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大量出土的戈、剑、镞和车马器等文物表明,这里是一个春秋时期高等武士的安息地。

昨天下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两名工作人员,蹲在一座深达2米的墓坑中,小心清理着墓底的浮土,两个铜鼎、一个铜簠(fǔ)、一个铜盏、一把铜剑,以及大量车马器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清理到棺椁的尾部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大量散落的铜镞(箭头)。

考古人员一边清理,一边称“很锋利,不敢拿手指碰”。

墓葬群位于南阳市八一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的东南角,现在是南阳市商贸中心的建设工地,共有50座墓葬在此,埋葬的是低级贵族或高等武士。去年1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这些墓葬,并于今年1月8日开始发掘。

据记者目测,整个墓葬群分布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正方形工地上,从高处往下看,墓葬呈4排有序排列。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已发掘铜鼎墓葬7座,一鼎一簠墓葬3座,出土有鼎、簠、壶、盘、剑、戈等青铜器。墓葬都呈东西方向分布,符合春秋时期的丧葬风俗,一鼎一簠的墓制规格,说明这里是高等武士和低级贵族的墓葬群。

考古人员根据现场发现的马牙和部分墓葬的规格判断,这里还会有车马坑出土。大量高等武士集中葬于一地,这在南阳的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现。

发现墓葬群的地方,位于南阳的梅溪河和三里河之间,当地百姓称这里为“五顷四”。因为两河合抱加上地势较高,被风水人士喻为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南阳是申国都城,墓葬所在地为其城郊。

上世纪70年代,修建防空洞时,曾在这里挖到楚平王时期的铜簠一个。2008年,在距此不足一公里的“名门华府”建筑工地上,还发现了楚国的彭氏家族墓地,发掘墓葬42座,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被评为2008年度河南考古五大新发现之一。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