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破译黑龙江首次发现的800年前神秘女真大字石碑
近日,一块被市民“雪藏”15年的石碑,身世终获破译。专家称,这是距今800多年的金代女真大字石碑,为黑龙江省迄今出土的第一件女真文石刻,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11件、国内发现的第8件文物。碑上文字经解读含劝学励志之意,为我国金代历史文化研究补充了崭新而厚重的资料。
这块石碑高约1米,底长0.58米,厚度0.22米。正面为文字,背面为图案。据收藏者刘华为介绍,1994年还在上大学的他,暑假回到道外区巨源镇城子村的家时得此石碑。当初见它身上好像有纹有字,觉得这块石碑应该是有价值的,于是将其“深居闺中”。2008年9月,作为辽金契丹女真史协会和金上京文史研究会会员的刘华为,在内蒙古赤峰参加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结识了国内女真文字研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金适,并联系到国际知名女真文字专家乌拉熙春教授。乌拉熙春2008年11月末专程从日本来到刘华为的家中鉴定研究石碑,于近日破译出石碑上的“神秘文字”为女真大字。
石碑正面镌刻的女真阴文大字共11个,译成汉语是“文字之道,夙夜匪懈”。石碑背面刻有一朵盛开的芍药花图案,紧靠花心右侧刻有一女真大字“龙”的表意字。据考证,该石碑是块“劝学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石碑是金代兴办女真字学的设施所立,用意在于敦促女真字学员不舍昼夜勤奋学习,填补了《金史》记述上京地区民间兴办女真字学的空白。
据专家介绍,石碑的问世反映出当时女真族民间的生活和教学活动,而发现地金上京是金朝开国后最初的国都,这回首次在女真文的诞生地发现女真大字石碑,再次证明了阿城是金代历史文化发源地,对促进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有着积极意义。专家指出,1988年在城子村发掘出金代齐国王完颜晏夫妇合葬墓,与去年本报报道的金代阳文文字砖以及这次发现的女真大字石碑,三者均出现在金上京发源地,说明金代女真族在此地长期生活昌盛,此碑保存的女真文字也成为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女真文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参考契丹文和汉文创制的,于天辅三年(1119)颁行,史称“女真大字”。金熙宗完颜亶又制了一种女真文字,于天眷元年(1138)颁行,史称“女真小字”。女真文在金的版图内曾使用到金朝灭亡(1234),在中国东北地区则一直用到明英宗正统年间(15世纪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