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汉代铸造货币的陶质钱范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此间考古工作者近日在长安区发现一批汉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钱范。有关专家称,这些“钱范”为夹砂红陶质,保存完好的共有十九块,初步辨识应该是汉代五铢钱的“钱范”。

据了解,“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古代的钱币大多为青铜铸造,工匠们将青铜高温加工成液体金属后,浇灌到钱范上,用另一块钱范合盖。冷却后,青铜液体就依据钱模的形状铸造成钱币。这批新发现的钱范为夹砂红陶质,长四十五厘米、宽二十三厘米、厚五厘米,重约五公斤,中部的槽宽一点五厘米,槽的两侧均匀排列着圆形古钱范形(俗称钱模)共有六十个,可以推断“钱范”一次能铸造六十个钱币。钱模直径约两点八厘米,中间方孔边长零点七厘米,无字,模与模之间有细槽相通。保存完好的共有十九块。

据介绍,这批汉代钱范是长安区灵沼乡苗驾庄村的村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时挖掘出土的,后来村民在家里筑墙时便以其作砖垒垫墙体用。直到今年春节后拆老墙时,这些被砌在墙里的“钱范”才得以重见天日。

经勘查,在当初挖掘钱范的地点还发现有少量残缺的“钱范”和绳纹瓦当,此间有专家认为,这一出土地点应是汉代国家铸币中心——兆伦铸钱遗址的一部分。兆伦遗址是西汉时期最为重要的上林三官铸钱场地,即自汉武帝铸五铢钱始、直到王莽时期的国家造币工厂。该遗址规模巨大,面积达九十多万平方米,跨户县、长安县两县边界,主体部分处于户县大王镇兆伦村一带。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