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官坟遭盯梢 拖碑的“贔屃”不翼而飞
“天官坟”简介: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天官坟的主人蹇义从明太祖到明英宗,历侍五朝六帝,最高官职为吏部尚书。明代早期,吏部居六部之首,因此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蹇义曾策划参与了北京建都、永和大典的编撰、郑和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蹇氏家族也因此被称为“与国休戚”的“国老家”,他与家族成员还得到过御赐的“本人免二死;子孙免一死”的丹书铁券。

春节期间,一伙盗墓贼盯上北部新区的天官坟——明初重臣蹇义的墓葬,企图从墓前神道碑打洞入墓盗掘财物。昨日,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天官坟的神道碑遭到破坏,碑前出现一个1.5米深的盗坑。
洛阳铲打洞挖坑
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介绍,天官坟的主人蹇义从明太祖到明英宗,历侍五朝六帝,最高官职为吏部尚书。明代早期,吏部居六部之首,因此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蹇义曾策划参与了北京建都、永和大典的编撰、郑和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蹇氏家族也因此被称为“与国休戚”的“国老家”,他与家族成员还得到过御赐的“本人免二死;子孙免一死”的丹书铁券。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见,这位明代重臣墓葬的神道碑正前方,昔日平整的地面上,赫然出现一个长约2米、宽1米、深1.5米的大坑。坑底除了碎裂的瓦片,洛阳铲(考古挖掘专用工具)打洞的痕迹也清晰可见。当地村名说,春节工地放假,一些不明来历的人趁虚企图盗墓。
市考古所考古副队长方刚确认,深坑确是不法分子打出的盗洞。幸运的是,坑并不是蹇义墓入口所在。
这个赫然出现的盗洞,让考古专家们忧心忡忡:“如果再不设立保护措施,一旦遭遇更专业的北方盗墓团伙,天官坟恐怕难逃厄运。”
托碑石龟不见了
此外,天官坟前的神道碑也遭破坏。昨日,蹇氏研究会负责人蹇浩说,春节期间,蹇家后人回乡祭祖时发现,天官坟的神道碑遭建筑弃土掩埋,碑底的托碑石龟——“贔屃”不见了踪影。
林必忠介绍,去年2月,北部新区大竹林镇村民在龙凼山发现了“天官坟神道碑”,它的主人正是重庆史上官位最高的明朝尚书蹇义。
林必忠说,古代皇帝或高官的墓室前,一般都有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起点立一块碑称为“神道碑”,专门记述墓主生平、功绩。在神道两旁,往往有石雕仙人、神兽相护。
自御赐天官坟神道碑出土面世以来,引起各界密切关注。“但神道碑出土之后的保护工作并不尽如人意。”林必忠说。
如今,一条修建中的公路,从天官坟神道碑“头顶”越过,拥有600年历史的神道碑附近,无任何保护标示,更没专人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