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可能找到成吉思汗辞世秘葬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吉思汗很有可能在宁夏海原县境内辞世并在当地秘葬。

据《宁夏日报》报道,4月20日,原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文化历史专家乔日普吉教授说,他运用语音学对该县“海喇都”地名的语义考证发现,此语和《元史》中提到的成吉思汗逝世之地“哈老徒”应是同一个地方。

乔日普吉介绍说,明朝初年成书的《元史》记载,成吉思汗于1227年征讨西夏时,“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其中“萨里川”蒙古语意为“黄土平原”,与海原的地貌相符。鉴于明代以来海原就有“海喇都”的蒙语地名,与“哈老徒”的发音十分接近。

乔日普吉于去年底带队到海原考察时发现,“海喇都”和“哈老徒”极有可能是汉语音译的两种异写,可解释为“黑色”和“前哨、前锋、哨位”。“黑色在蒙古文化中是不吉利的颜色,用作地名的可能性很小。”

乔日普吉说,当年成吉思汗率军征伐西夏久攻不下,与驻守西安州(今海原县西安镇)的西夏军对峙时,如今的海原县城正是蒙古军队的前沿阵地。他分析认为,蒙古与西夏交战时,成吉思汗很有可能在海原建立了用于指挥作战的前哨行宫,并最终在此结束了一生。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逝后无法移动“金身”,就在当地建成八间白色的房屋秘葬,而海原县曹洼乡乱堆子村就流传着古时候当地曾有八间白屋,安葬着一位身份显赫的人物的说法,这些“口述的历史”与文字史料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印证关系。“当然,成吉思汗是否在海原辞世并秘葬,还有待系统研究。”乔日普吉说。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