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发现鉴真东渡前居所 出土大量陶瓷(图)


核心提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66岁的盲僧鉴真在弟子们的搀扶下登上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第六次东渡之旅,这一次他终于成功,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抵达日本。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66岁的盲僧鉴真在弟子们的搀扶下登上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第六次东渡之旅,这一次他终于成功,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抵达日本。他上船的地点,就是位于今张家港的古黄泗浦,近日江苏一支考古队正在这里进行发掘,他们找到的,很可能是鉴真在中国最后的住地——尊胜禅院。
如今的黄泗浦是仅10米宽的内河,但在唐代这里水天苍茫,是长江的出海口和重要的江南大港。据史料记载,鉴真在当年10月30日抵达黄泗浦,12月16日起航,与鉴真同行的还有弟子、工匠等40余人,携带有大量的佛经、佛像、香料、药材和佛具,还有王義之、王献之等书法家的书帖。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段时间里,几十人的生活给养、物资补充从何而来?暂避检查的七八天里,他们又住在哪里?这就需要考察黄泗浦周围的人文地理。
考古工作者查阅文献和古地图后发现,当时这里有一座繁华的滨江大镇——庆安镇,而鉴真等人应该就住在离海不远的尊胜禅院,以便于日常修行。
考古现场就在张家港骏马农林公司的大棚内,当地人把这一带称作“大寺”,世代流传这里曾有座很大的寺庙。南京博物院和张家港博物馆共同组成的考古队,在地下发现了瓦当、水井、墙基、排水槽、佛像背光以及大量的陶瓷碎片,时代从西晋至宋代,而隋唐是这里最为繁盛的时期。而青瓷莲花盘、青瓷背光形器耳、莲花瓦当、石佛像残背光和鸱尾形器等,则与古庙宇遗迹相符,很多青瓷制作精良,非普通人所用。考古专家相信,他们正一点点接近尊胜禅院——一座建于南朝、毁于唐朝、复兴于宋代的寺庙。
考古队还在这里发现了明、清墓葬,表明自明代起这里就已经荒芜,这与尊胜禅院明代毁于倭寇之手的史料相符。
按唐代法律,非国家派遣不得出国,因此东渡的鉴真和西去求法的玄奘一样,都是“偷渡客”,这就注定了东渡之路曲折艰险。在古黄泗浦等候起航的时候,身为江南佛教律宗领袖人物的高僧鉴真,心里会不会感到忐忑和担忧,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他一定会想起前5次东渡:历时10年,九死一生,前后参加者有数百人,不幸身亡者有36人,中途放弃者有280余人……
第六次东渡已经是5年之后,同样充满曲折:日本使团担心出发前唐朝官吏检查船只,引发外交争端,因此鉴真等人连同大量物品下船暂避;几天后,船队启程,惊飞的野鸡落在船头,被认为是凶兆,船队又返回黄泗浦耽搁一天。幸运的是,在四艘船中,鉴真等人没乘坐第一艘船,那艘船遭遇飓风,漂到越南,历尽艰辛折返长安。
鉴真到达日本后,开日本佛祖律宗祖庭,并对日本的建筑、雕塑、医药和书法产生重大影响,被日本人民称为“盲圣”和“日本文化的恩人”。
但是在中国,在很长时间内,鉴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鉴真第六次东渡起航地古黄泗浦一直是历史之谜。
此次考古,不仅将张家港的开埠史推至公元3世纪,更有望破解古黄泗浦这个港口的历史面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