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宝”琅琊台供盘现身 填补研究空白(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23日记者了解到,最近胶南文物部门发现了一件清同治年间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经专家鉴定,这是秦代琅琊台自建台以来唯一问世的瓷器,对研究清朝的经济文化以及寺庙的规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对琅琊台大遗址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12月23日上午,记者在胶南博物馆里见到了这个“传世之宝”供盘,记者发现供盘制作非常精美,长28.5厘米,宽 23.5厘米,高6.5厘米,供盘的花纹正面是双凤戏牡丹的图案,栩栩如生。正面刻有“琅琊寺供奉”的字样,底盘有矾红篆书的字体“同治年制”字样,可以推断出距今约140多年。从文字和图案来看,瓷器名叫‘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为琅琊台寺庙“定烧”的。据介绍,当时琅琊台寺庙叫做海神庙,每到节日都会有不少渔民前去供奉和拜谒,这种供盘是寺庙用来盛馒头和水果等供品的。

胶南博物馆纪馆长告诉记者,供盘是在琅琊台夏河城附近一农户家中发现的。纪馆长告诉记者,自秦代琅琊遗址发现以来,大的有意义的文物只有三件,一件是琅琊台的刻石碑,一件是明代万历年间颜悦道的修碑,最后就是“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琅琊台瓷器。这个供盘是秦代琅琊遗址发现以来唯一保存完整的瓷器,对研究清代的经济文化以及寺庙的规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填补了琅琊台瓷器研究的一项空白。

专家告诉记者,琅琊台瓷器的问世对申请国家级的大遗址的文物保护提供了实物和资料。目前这件文物已经被胶南博物馆暂时保存。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