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阿育王塔”露真容 塔身镶嵌各色宝石(图)

核心提示:出土碑文上赫然记有“佛顶真骨”字样,瘗埋于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下长干寺地宫内的阿育王塔自7月底出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出土碑文上赫然记有“佛顶真骨”字样,瘗埋于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下长干寺地宫内的阿育王塔自7月底出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铁函、锦缎、宝塔“一个都不能坏”的苛刻要求一度让专家束手无策。早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市博物馆获悉,存放于铁函内已有3月之久的宝塔有望于本月底取出。
万众瞩目
取塔过程一波三折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的发现一度震惊了国内外考古界,遗址碑文上记有“金陵长干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记”、“宋大中祥符四年”等字样。当年阿育王起84000座塔守护佛法,在中国有19处,名列第二的长干寺居然就在该遗址中。而碑文中详细告知世人瘗埋在该寺地宫下的珍贵文物:“感应舍利十颗”、“佛顶真骨”、“诸圣舍利”、“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
今年8月6日,出土于长干寺地宫内的铁函成功开启,取出“七宝阿育王塔”的过程通过电视进行直播,在小心翼翼提取铁函上方两层铁盖之后,一个用丝织物包裹的宝塔模样呈现出来,当专家准备进一步将宝塔取出时,却发现塔被死死地卡在了铁函之内。
之后,南京市博物馆召集国内资深专家为取塔出谋划策,有专家提出为了避免宝塔长时间处于有氧状态,不如锯掉铁函,取出宝塔,毕竟塔内才存有重要文物,但被否决。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齐翔指出,长干寺阿育王塔的发现极为重要,铁函和宝塔均为重要文物,均不能损坏,但也要抓紧时间取出宝塔。昨天,南京市博物馆专家向记者透露,经过测量,发现处于铁函内的宝塔座身还有一层木质的垫板——原先怕塔底座与铁函粘连的问题不复存在。
攻克难关
宝塔出函指日可待
“我们会从塔座的底部将塔身兜出来,并在铁函外围进行加固,会启用升降滑轮架来保证宝塔的安全。”据该专家介绍,由于出土的铁函长0.5米、宽0.5米、高1米,是迄今我国出土的铁函中最大的一个,因此兜吊宝塔的器物一定要足够牢固,同时会用皮质类的物体围绕在兜吊器物的外部,使之不伤害宝塔外部包裹的丝绸。
据了解,目前包裹“塔王”的锦缎已经基本打开,专家用蒸馏水添加化学药品对锦缎进行了去污和消毒,对撒在锦缎上的金粉进行了加固。考古人员从夹缝里取出一些小块的丝织物。令考古专家惊奇的是,在丝织物上发现了“墨书”文字,保存十分完好。经历近千年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辨,专家对文字进行研究后发现,文字上大多书写的是捐献者的名字。考古人员把丝织物储存在一个温度、湿度恒定,没有紫外线的环境下保护起来。目前,“塔王”已完全露出上半身的真容,从上往里探视,可以看见塔腰处镶嵌了许多精美的各色宝石。在清理中,考古人员又从四边的夹缝中吸出了许多宝物,有各类宝石、玻璃器皿、铜钱等文物,“有的珠子可能是塔身上掉下的,也有的是捐献者放进去的。”一位近期曾进地库看过铁函的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出土于雷峰塔地宫的阿育王塔因被焊死而没有取出保存在内的佛螺髻发,那么长干寺宝塔是否可以打开呢?南京市博物馆专家汪桔生告诉早报记者,目前尚未看到塔身整体,要等看到宝塔全貌后才能作出判断是否能打开宝塔。此外,该馆将在长干寺地宫附近继续发掘,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大报恩寺地宫。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