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考古新发现:钟楼寺台基遗址是明代建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钟楼台基遗址。(记者郭学军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钟楼台面上的碑座。

位于大明湖南部的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是2007年济南市公布的第三批文保单位之一,是济南城市历史的重要见证。随着大明湖周边区域的拆迁,这个遗址慢慢显露出来。为更好地对它进行保护,考古人员从10月7日起对它进行了一番清理,结果令人欣喜不已。

“通过清理和查找资料,我们确认这个遗址是明代建筑,而目前济南遗存的明代建筑很少,这个建筑就显得比较珍贵。”今天下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在遗址现场介绍说,这个钟楼寺原来叫“镇安院”,并不是建在这里的,后来,“镇安院”移建到这里才改称钟楼寺。

他说,通过两周的清理,他们基本搞清了整个遗址的情况。“这个遗址的建筑方式是表皮包砖,内部由夯土夯打而成。”李铭介绍说,现在,台基顶部台面上的建筑已经没有了,仅遗留有道路和柱础等建筑基址。但在台基南部仍遗留着两个排水口,做工很精细,仍能使用。在钟楼台面南部,他们还发现了当时的碑座,碑座长约1.15米,宽约0.64米,可惜不见了石碑和碑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理出的钟楼阶梯。

“我们还发现了钟楼阶梯,它位于台基北部,现存长度约8.8米,宽约1.6米,高约4.4米,由青石筑成。”李铭说,另外,在对台基四周的清理中,他们还出土了器盖、瓷碗、瓷杯、瓦当等器物,其中一件粉彩瓷碗残件和一个如意残件保存较好,对研究历史上附近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有一个问题,我们下一步必须要解决,那就是台基上生长的树木对台基破坏性很大。”李铭解释讲,他们打算铲除掉上面的树木。对于以后怎样保护这个遗址,是原址保护呢,还是进行修复保护呢,李铭表示,他们将在进行论证后做出决定。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