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处保存完整的造纸作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江山市文物普查队在保安乡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保存较完整的造纸作坊。该作坊位于保安乡化龙溪村楚坑,由于其造纸工艺依旧沿袭传统的做法,普查队将其作为一处重点文物登记。

作坊由四个单体组成,平行排列。由北至南分别是碾磨车间、腌池、过滤压榨车间、烘焙车间。虽停产多年,许多构件闲置,但保存完好。碾磨车间,石磨完存;腌池保存较好,呈倒梯形,长5米,宽3米,深1.2米,表面泥浆脱落;过滤压榨车间内有两个槽筒(用于盛放、过滤纸浆,2米长,2米宽,深1.2米)和两个木榨。焙笼立面呈梯形,上窄下宽。高1.8米,下底宽0.5米,长约10米。

据了解,传统造纸工艺分为腌制、辗磨、打浆、压榨、烘焙六个基本步骤,首先将毛竹剧成段(长约1.5米)放入腌池中用石灰腌制,待其软化有韧性后捞起,放入石磨中碾磨成浆,再将竹浆倒入槽筒打浆,使竹纤维均匀分布,打浆的过程中要加入珊瑚胶(音),有助于成纸。待打浆均匀,用丝网捞起,依次叠在木榨上,进行压榨去除水分。压榨成纸后,将其置于焙笼上进行烘焙。

楚坑造纸作坊继承了古老的造纸工艺,作坊基本完整并保存原有的结构形制,局部破损、内部主要构件基本没有受到破坏,对研究传统造纸工艺有较高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