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围场发现10000年前手斧

日前,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者在承德围场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前的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手斧”。研究旧石器的专家称,这块标志着人类文明的17厘米长的“梨形石块”,在中国北方地层还属首次发现。

■围场发现10000年前“手斧”

8月13日,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合永镇西关地村附近,我省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题组发现了“西官地遗址”。

阳原县文保所所长、旧石器专家成胜泉说,他们先是在附近发现了一块石核,而附近一块犹抱琵琶半遮面、埋在土中的石块就显得有些“可疑”。不出所料,成胜泉说,这块梨形石块被从黑色沙黏土中挖出来后,两侧均有修理痕迹,显示它是一个工具。“这块‘手斧’由扁平火成岩砾石加工而成,长17厘米,宽9厘米,厚6厘米,一侧采用交互法加工,另一侧尖部采用交互法修理,后段向一侧修理,后端还保留了砾石面。”成胜泉说,经专家初步认定,这块石头与朝鲜半岛、广西百色、湖北丹江口等地区发现的“手斧”十分相似。

专家按照地层所处位置推测,它是旧石器晚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距今10000多年。遗址往东100多米,便是原先古人类适合生存繁衍的河滩遗址。

■“手斧”是人类的文明标杆

手斧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专家解释说,因工具形似斧便于手握而得名,是一种石核工具。“手斧基本形状呈梨形,一端略尖,一端略圆;两面大部分经过加工,圆的一端常保留原石料自然面以便手握。”成胜泉说,“手斧”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挖掘根茎、加工木头、刮兽皮,还可用于宰杀大小猎物和割剥兽皮。

事实上,手斧在北方地区鲜有发现,“西官地遗址”发现的这件大型两面器,则是中国北方地区、有确切地层的第一件。

专家表示,手斧被称为人类最早的标准化工具,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程度。

据了解,最早在后年或大后年,将有可能对“西官地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