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发现一座尚书墓 墓中仅存的一个头骨
近日,内江党政网上披露出一条惊人消息:内江文物管理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于内江城郊发现一座明代古墓,确认古墓主人为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夫妻——民间说法纷纭、几近传奇的“赵阁老”归葬地终于揭晓,一代名儒赵贞吉墓园考古调查获得重大突破。

民间盛传:墓葬有颗“金头”
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让赵贞吉为越来越多人熟知。剧中,作为严嵩政治团伙核心人物之一的赵贞吉,被嘉靖皇帝问责。史料中记载的赵贞吉,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一代名儒。“字孟静,号大洲,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四年,享年69岁。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隆庆初(公元一五六七年)复起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旋典高拱不协,乞休归。”著有《文肃集》二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数百年来,内江民间一直流传着赵贞吉墓葬之谜的众多传说,其中,“金头”之说最被人津津乐道。相传赵贞吉因卷入当朝宰相严嵩党羽,被皇帝罢官问斩砍下脑袋未得全尸;赵贞吉的后人将无头之尸运回老家内江安葬时,为给先人一个全尸,耗巨资打造了一颗“金头”随身葬入墓穴。为寻找这笔巨额财富,盗墓贼数百年来从未放弃对赵贞吉墓葬的寻找。为保全先人的墓葬,赵贞吉的后人纷纷外迁至贵州等地,并放弃给先人清明节上坟的尽孝之举。
文物普查:城郊荒坡发现阁老墓穴
“赵贞吉墓葬肯定在内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内江文管部门根据民间“赵贞吉墓地”大致线索,在知情村民的引领下,近日在内江城郊的荒山坡发现了一座埋于地下的古墓。
打开墓穴,发现此墓系明代石室墓,由甬道、主室和两侧室组成。甬道左右两侧壁线刻文、武官员站立画像;主墓室石质门框雕凿楹联一副:“三朝元老忠良墓,一代名儒理学茔。”正壁刻有清晰精美侍者图,竖行楷体书写“明敕建少保赵文肃大洲墓”。左右两侧室的正壁也分别刻有“一品夫人陈氏墓”和“太恭人郭氏墓”。三室墓顶均为平顶,整个墓室面积为17平方米。经普查队初步发掘清理、拍摄、测绘、拓片等程序,并参考比对相关文史资料后确认,古墓主人为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夫妻。
同时,普查队发现,由于此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时被挖掘盗扰,墓中仅存部分残骸和一个头骨。墓内,无墓志铭及其他随葬品出土。
未解之谜:夫妻墓却只有一个头骨
内江市中区文管所所长万立新表示:“目前,该墓的后期资料整理、绘图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有待省级以上的考古专家系统发掘。”赵贞吉之墓既为夫妻墓,为何墓穴中只有一个头骨?
赵贞吉墓穴中究竟有没有“金头”葬?民间盛传数百年之久的“金头”之谜,将随下一步的系统考古发掘而水落石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