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发现春秋晚期巨型瓮棺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县先秦陵园区内南指挥村一取土场发现一口春秋晚期的瓮棺。该瓮棺因体形巨大,且同时装有成年人、小孩的尸骨而引人注意。文物专家介绍说,这是陕西首次发现如此大的瓮棺,为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以及秦公大墓的布局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在省考古研究院雍城考古工作站见到了这个椭圆形的瓮棺,它就像一个农家盛水用的瓮,为圆口三足,还有个盖子,高约1.1米,直径约1米。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工作人员赵生祥告诉记者,5月16日清晨,他在村里取土场巡查时,发现了这个器物,当时该器物是侧倒放置的,两只足露在外面,一足断裂,其余部分都埋在土里,他用手刨开覆盖在上面的土,发现这件器物部分已经断裂,与自己以前见过的瓮棺很相似,里面还有一些人的尸骨,但这个看上去形体较大,所以他一时不能确定,就立即给省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打了电话。

文物工作者发掘发现,埋瓮棺的墓坑为东西向,宽1.2米,土台高1.5米,瓮棺头西足东,横卧于土中。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瓮棺被修复完整。

田亚岐研究员说,瓮棺葬是古代以瓮、罐一类陶器做葬具的墓葬形式,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此次发现的瓮棺外壁上细绳纹与素面带相间,材质为加砂灰陶,推断其为春秋晚期,距今约2000年。因其发现的位置在秦公大墓陵园范围内,所以除了与国君相关的大墓外,可能还有若干小型墓葬,小墓的主人可能是殉葬人,身份等级较低,但瓮棺内同时装有成人和小孩的尸骨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