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里街老机场下挖出北宋古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作人员在现场细致勘察。

 

  “我一挖机下去,听到声音不对,就赶紧停工找老板来。”3月2日,在合肥市凤阳路元件三厂回迁工地内,挖掘机师傅老刘说。经过合肥市文管部门细致勘察,初步认定这个埋于地下3米的古墓为北宋墓,现场还出土了一件铜镜,但由于其他可供参考内容太少,暂时还不能确定墓葬的主人身份。

 

  回迁工地挖到灰土覆盖的棺木

 

  3月2日12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该工地的工头正在指挥工人们暂时停工,等待文物管理部门前来勘察。

 

  “当时我挖下去后,听到声音不对,有一块烂木头被掀了起来,颜色清灰。”挖掘机师傅老刘说,当时大约10时30分,阳光正好,他仔细看,发现是一个棺木。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以往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在原地等待文管部门的到来。“这个棺木在老地基下方3米左右。”工头说。

 

  当天14时多,合肥市文管部门赶到现场,专家们挖去棺木上方的覆土,随后用小铲子仔细铲去细微的积土。记者看到,被挖掘出的棺木呈清灰色,内部有几块碎骨头,此外还有几块碎瓷器,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块铜镜。

 

  这是一块破碎的铜镜,中间有所缺失,两侧保留比较完整。根据残留的内容,记者查询发现,这块铜镜与“五代都省铜坊王典镜”十分类似,而文管部门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该猜测。据介绍,这块铜镜铭文清晰,也有落款,根据古墓的其他内部材料,推测这应当是北宋时期的古墓。

 

  不过记者现场发现,这个古墓的内部还有一块近现代的红砖,对此,文管部门称,“不一定是有盗墓存在,可能是自然的建筑变化,导致红砖脱落进去。”

 

  三里街老机场片区是否有墓葬群?

 

  凤阳路与天长路交口附近,曾是合肥三里街老机场的位置所在,而根据文管部门推算,这个墓葬应该早在老机场存在之前就已经被封存,至今还没有人开挖过。那么,这个片区是否存在大型墓葬群呢?

 

  合肥市民俗专家萧寒称,唐代时期实行“城厢”制,当时合肥的城区应当在合肥现有的环城路以内,而三里街这一片属于“城外”,合肥现有对宋代的研究史料不多,无法确认这一片区当时属于什么性质,也难以证实三里街老机场下方是否存在大型墓葬群。

 

  目前,合肥市文管部门带走了现场发掘的铜镜等器件,还将进一步研究这个墓葬的主人身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