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昆明池首现漕渠遗迹 曾为汉武帝“水师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5日透露,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已确认西安昆明池进水口、进水渠、出水口、出水渠、池岸线等遗存,并首次发现了漕渠遗迹。

  汉武帝时期开凿的昆明池位于西安西南。除了训练水师外,昆明池还起着游览行猎、生产鱼鳖等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对昆明池遗址开展了考古勘探。

  昆明池大小及其进水口位置长期未能准确认定。刘瑞介绍,据文献记载,昆明池进水口在其南侧石匣口村一带。但以往的考古勘探在这一区域并未发现进水渠。此次勘探确定昆明池进水口就位于石匣口村,与文献记载一致。

  “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水利工程,跟都江堰一样,有进水、也有分水设施。”刘瑞说,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为长安城提供用水。

  考古人员还首次在昆明池附近发现了漕渠遗迹。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依渭河南侧开凿了漕渠以扩大漕运能力。

  “关中作为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但土地毕竟有限,并不能满足那么多人吃食。”刘瑞说,东边河南等地的漕粮要运到长安城,就需要一条水量稳定的漕渠,稳定首都的粮食供给。

  考古人员发现,漕渠取水口也在石匣口,与昆明池进水口位置几乎一致。进水渠的水一股进入昆明池,一股流到漕渠,昆明池排出的水又汇入漕渠。这样漕渠对昆明池水量起到了调剂作用,昆明池也为漕渠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互为补充。

  此外,考古专家经勘探认为,昆明池是依自然地形而成的池沼,局部可能有人为加工。“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池岸处理的,是一个自然的洼地。”

  刘瑞告诉记者,昆明池水面丰水时高,枯水时低,池岸线判定比较困难。“以前的资料,只有昆明池面积而没有深度,这次勘探确定了昆明池最大深度是3至5米左右。”同时,此次考古勘探也最终确定昆明池里没有岛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