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渭头河窑址发现数百年窑神庙旧址
重建天日的玉石街呈现“丁”字状
拍摄于民国时期的窑神庙老照片
近日,在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川区渭头河窑址内,淄博兴利陶瓷公司总经理司维利正在对其办公场所进行深入挖掘、清理,挖到地下2米深处,他心心念念寻找的窑神庙原址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
开挖现场位于淄川区渭 头河窑址的馒头窑以东,在地下2米深处,施工队挖掘出旧时窑神庙的两级台阶、大门底座、迎风墙、算盘珠样式的石头等,其中大门底座为梯形石座,上方宽约 280厘米,下方宽约400厘米,四周花纹雕刻精细、清晰可见。底座下方石板长约1米,窑神庙内老柏树的树根一并显现,现场遗迹与窑神庙老照片所显示的景 象完全吻合。“我的办公室门口是朝北的,出门就是一面古老的墙垛子,听说窑神庙遗址在这附近,我就试着以墙垛子为中心开始挖,没想到窑神庙的大门正好在我 办公室的正下方。”司维利说。
目前,渭头河窑神庙的最初修建时间尚不确定。从渭头河附近一些老人的回忆中得知,1819年,当时渭头河的窑业已经非常发达,各窑主共同出资对该庙重新扩建。扩建后的窑神庙,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占地700平方米,分两个院落,南院为庙堂,东西厢房,官厅、碑亭。北院为主持办公用房。庙堂为七阶台式楼阁重檐斗拱,飞角、风铃,雕梁画栋,辉煌壮丽。对照老照片可以看出,发掘现场往北,就是窑神庙的七级台阶,整个院落已经可以推测出雏形。
当施工队挖掘到地下6米 深时候,一条长30多米、宽1.7米的青石路逐渐展现在眼前,路面由方方正正的大块青石整齐铺就,中间石板上车轮压过的印痕尚可看见,几块竖状石板之间会 夹杂一块横形石板,据说这种铺路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离古窑址不足100米的地方是绵延上千米的著名的龙口玉石街,新发掘出的这条青石路口正好与玉石街接续。“沿着这条路,经过我们发掘出的窑神庙旧址,往北200米就到了渭头河铁路桥,往西走就到了昆仑镇,两条路最后都达到淄川城区。当时,古窑内制作完成的碗、碟甚至大瓮等陶瓷被装在木轱辘车里,都要通过这条青石路运到淄川大集买卖。”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聂怀武介绍。
2012年,渭头河古窑址的发现带给文物界极大震撼。窑址内大型石碾、沉浮池、晾泥池、制作间、馒头窑等古迹完整展现了古人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成为山东地区唯一一处工艺流程清晰,保存完好的古代窑址,全国罕见。
“范蠡被制陶业奉为‘窑神’,世代供奉,这座窑神庙供奉的‘窑神’正是范蠡。如果说渭头河古窑址的发现是给我们找到了物质寄托,窑神庙旧址的重见天日则是让我终于找到了精神寄托。”司维利说。目前,挖掘工程已全部结束。
抚 摸着馒头窑斑驳的墙体,想象着几百年前的早晨,我们的先人们在鸡鸣声中早起,推着一辆辆载满瓷器的独轮车,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回荡在空中的是先人们呼朋 唤友的招呼声和车轮吱悠吱悠的回声。我们的先民通过这条路谋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条路,承载了多少流年与历史变迁……
古窑址所在的淄川区龙泉镇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地,目前,该镇正着力打造工业旅游示范点,重现当年商贸繁荣的历史场景,窑神庙旧址的发现让当地古代制陶工艺的产业链条更加丰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