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南沿海发现首座史前墓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英墩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英墩遗址出土陶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桥山遗址出土陶纺轮(资料图)

 

  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国宪介绍,经过3年多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3处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诸多空白

 

  名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坐标: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的陵水、三亚、万宁等地距今:6000年到3000年

 

  描述:在“中国考古处女地”之一的海南省东南部沿海地区陵水、三亚、万宁等地,考古学家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双肩石器和贝类等水陆生动物遗存,更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骨。

 

  点评: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发现的史前墓葬和人骨,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而此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古人用的有肩石器,与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南岛语族的近似。南岛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屿,主要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等,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2.7亿人。

 

  陵水河两岸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器

 

  据媒体报道,2006年在陵水椰林镇下园村附近的陵水河两岸,有学生拾得几十件石器,经专家鉴定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该遗址有一定的规模。4000多年前,人们依水而居,为了生存,他们把石料磨制成石斧、石锛和石镞等石器,从事耕作和狩猎。

 

  据了解,海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分为坡地遗址、台地遗址和沙丘遗址三种类型。在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中,年代最久远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有60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海南并不缺乏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乐东以及昌化江一带都有发现,其中昌化江一带的遗址较多,全省所发现的遗址估计也有几十处之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