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发现全新人种股骨
据新华社昆明12月18日电美国当地时间12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与古老型人类有密切关系的人类股骨》。这一发现肯定了马鹿洞遗址存在全新的古老型人类种群。
对云南蒙自马鹿洞人类股骨的最新研究显示,虽然其年代距今1.4万年左右,但其特征却与最古老的人类极其相似,且可能与早期现代人共存在同一区域。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2012年,该研究团队曾发表在云南、广西地区发现4具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消息,认为从云南蒙自马鹿洞人头骨形态上看,推测其具有10万年以上的人类体质特征,认为是此前从未在人类进化史中出现过的全新人种。在这一新发现之前,大家曾以为现代人,即智人独占东亚大陆,没想到曾有其他和现代人不同的人种也曾生活在这片大陆上,只是其血脉由于种种原因消失于无形。
如今,考古人类学家把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失踪”的全新人种重新置于时间坐标上,新发现的云南蒙自马鹿洞人的股骨特征显示其比头骨更为原始,这些股骨化石体现出“高度独特”的、混合了现代人和古老型人类的特性。这一种群生活在距今1.4万年左右,发现大量大型鹿类动物与其共生,因此而得名“马鹿洞人”。
链接
马鹿洞人:穿越到现代的古人
历经对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古人类学家发现,1.4万年前生活在中国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虽然一直生存到农耕文明曙光前一刻,但却保留着能人或直立人的许多特征。“马鹿洞人”到底是谁?是能人?还是直立人,或是智人?他们又为何隐居中国西南一隅?
“马鹿洞人”起初叫“蒙自人”,因为最早于1989年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郊文澜镇一个采石场被发现。抢救性发掘最终起获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3片头盖骨化石碎片和人类下颌骨、牙齿化石,以及大量灰烬、烧红土、柴炭、烧骨炭、兽骨等各类化石。由于洞中发现大量大型鹿类化石,考古人员后来将遗址命名为“马鹿洞”,在此曾经生活的古人类被命名为“马鹿洞人”。
吉学平团队首先要做的,是对马鹿洞人进行“断代”。碳-14等测定法很精确地把化石主人马鹿洞人的生存年代定位到1.4万年前,但吉学平团队却很意外地发现,马鹿洞人虽然生活在晚期智人盛行的时期,但从头盖骨等化石留存的特征看,他们更像是更早期的人种。可以确定的是,马鹿洞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但神秘的探索还远未结束。
从特征上说,马鹿洞人没有现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齿。眉脊粗壮,十分醒目,左右眉脊间呈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
论文在2012年发表后,引起学界轰动,马鹿洞人也被视作是继2003年印尼发现“霍比特人”后人类起源及进化研究的重大突破。国内外古人类学界有一些人认为,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人种。
吉学平说,目前的证据只能帮助去作一些推论,例如,马鹿洞人可能是早期智人甚至更早的能人、直立人残存到最晚的记录。另一种推论是,马鹿洞人是一种现代人和古老群体杂交而成的产物,因此既保留了古代人种的特征,又表现出许多现代人行为,包括在遗址中发现的人工钻孔、使用颜料、埋葬方式等现代人行为。
“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头盖骨等化石标本,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一种全新的人种,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证据不足。所以,我很难说马鹿洞人属于能人、直立人还是早期智人,但他们可以称作是‘古老型人类’,”吉学平说,“目前最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是古老型人类延续最晚的记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