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涧辛庄遗址考古发现铸铜遗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老爷盖发掘区。图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自2012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陕西清涧县辛庄遗址进行了连续四个年度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了一座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规模宏大的晚商城址。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对清涧辛庄遗址的最新考古报告,宣布在遗址前老爷盖山峁发现了多组商代小型房屋建筑、灰坑、龙山窑洞等遗迹,出土有陶、骨、石等遗物,并首次发现了铸造青铜容器的陶范、陶模、芯等铸铜遗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老爷盖航拍图。图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发掘区位于前老爷盖山峁顶北侧较低处,南为小型墓地,北望后老爷盖大型建筑,西紧邻断崖,与枣湾畔中型建筑隔沟相望,东为山梁脊背。出土器物有陶、石、骨等器物,以陶器为多,可见器型有陶鬲、甗、三足瓮、小口罐等,纹饰为绳纹、三角划纹、指窝纹、附加堆纹、云雷纹等,无论器物类型还是纹饰特征与辛庄以往发现近似,年代为晚商时期。石器主要是石斧。骨器有骨笄、骨锥、骨匕等。同出土的还有铸铜陶范、模、芯等。可见器类有容器、车马器、铜铃等以及其它不明器形范、芯等。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介绍,辛庄陶范的发现,不仅证明陕北以往发现的大量晚商青铜器部分乃本地造,而且证明部分和殷墟一样的铜礼器也是本地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李家崖文化是当时商代北面有一个强大的文化,当属晚商某一独立政治集团(或方国),且其生产力水平不低。

 

     种建荣表示,辛庄铸铜遗存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李家崖文化的内涵,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这种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准。同时,经过几年的发掘工作,辛庄遗址的聚落形态和布局更加清晰,对认识黄土丘陵地带晚商时期的文化内涵、聚落结构、生业形态具有重要的标识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北方与中原青铜文化关系这一学界关注重点课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