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工地上挖出的锈铁罐 竟是汉代铁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曹植这句诗中的釜到底长啥样?18日,伊滨区诸葛镇的梁先生将一个锈铁罐送到了市文物局。经专家鉴定,这个锈铁罐其实是一个汉代的铁釜。

 

  挖出的锈铁罐,被随手扔一边

 

  梁先生是一个施工队的负责人。今年9月,在伊滨区诸葛镇铺设热力管道时,梁先生带着施工队开挖路面。

 

  9月底的一天,梁先生正指挥挖掘机在玄奘路与伊洛大道交叉口附近施工。挖掘机挖到2米深左右时,土里滚出来一个大土块。旁边的工人抬脚跺了大土块一脚,没想到,这个土块不仅没碎,还把工人的脚硌得生疼。随后,工人拿铁锨拍了几下,土块外面掉下一层硬皮,上面还有些黄红相间的锈迹。再拍几下,才发现土块里面是一个砂锅形状的锈铁罐,工人连忙喊梁先生过来看看。

 

  “我们这儿古墓多,我赶紧下坑里看了看,没发现墓穴,让人把这罐子放在仓库里了,想着等活儿干完就给市文物局送去。后来工期紧,就把这事儿给忘了。”梁先生说,直到17日,他们工期结束收拾仓库时看见了锈铁罐才想起来,由于不知道市文物局的电话,他便拨打了本报热线66778866,希望记者帮忙联系。

 

  铁器易生锈,汉代铁釜较少见

 

  18日,梁先生带着锈铁罐来到市文物局。记者发现,这个锈铁罐高约30厘米,口径约25厘米,腹径约35厘米,罐体底部呈弧形。

 

  昨日,经专家鉴定,确定这个锈铁罐是汉代人煮饭用的铁釜。专家说,这种铁釜可以煮饭、烧汤或盛放物品,由于底部呈弧形无法平放,烹饪时,常搭配三脚架或灶台使用。

 

  “汉代铁器的杂质很多,埋到地下后往往锈得厉害,很难保存完好,在我市出土的汉代文物中,铁釜算是较少见的一种。”专家说,这个铁釜外形完整,但锈得太严重,看不出有花纹或铭文,属于一般文物。

 

  专家表示,随后将为该铁釜建立档案,进行除锈、修复、防锈维护等工艺后,交由洛阳博物馆妥善保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