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甘泉县发现一座金代纪年壁画墓(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饮宴图

2008年4月6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阶段工作中,在该县某村发现了一座早年被盗掘的金代明昌四年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并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墓葬位于某村村北的山坡上,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呈正方形,边长2.15、高2.5米。叠涩覆斗形顶。墓室下部与甬道相连,两侧各有一砖砌棺床。墓室中部四壁为壁画,壁画绘于打磨光滑、涂白垩的方砖上,嵌入墓壁,用条砖围成边框,形成独立的画面。东壁三幅。中为饮宴图。图中一对老年夫妇对坐带有山水图案屏风、摆放碟盏的方桌旁,身后侍立一对男女。图中人物上方均题有墨书姓名,男性老者为“朱後”,其身后男子为“男朱孜”。女性老者为“□氏”,身后女子为“高氏”。图右上方墨书“明昌四年十一月初一日工毕。”左图为“百里负米”、右图为“噬指心痛”二十四孝故事。西壁三幅。中亦为宴饮图,图中一中年男子与两妻妾对坐方桌旁,身后侍立一对男女。图中人物亦均题有墨书姓名,中年男子为“朱孜”,两妻妾分别为“妻高氏”、“妻刘氏”,侍立男子为“男喜郎”,女子为“郭氏”。图右上方有与东壁相同的墨书纪年。左图为“董永葬父”、右图为“孟宗哭竹”故事。北壁三幅。中图为山石、松树、人物。右图为“王祥卧冰”。南壁正中为墓门拱券,拱券右侧绘“郭巨埋儿”故事,图左边有两行墨书“明昌元年二年三年三佰禾一斗粟/明昌四年初熟。”拱券左侧绘“闻雷泣墓”故事,图右边墨书三行“明昌四年十一月初一日砖匠工毕/砖匠张珗/状画王信,出工□人朱孜。”壁画以上为砖雕仿木结构,依次为普柏枋、斗拱结构、撩檐枋、椽、兽面瓦当、三角形滴水,最上方为叠涩覆斗形顶。仿木建筑构件上涂红、黄、白色彩绘,墓门拱券及壁画上下绘卷草纹、牡丹花叶图案。

此墓因早年曾被盗扰,清理中除发现四具残缺不全的尸骨外,未发现葬具和任何遗物。从遗存尸骨散乱不全及没有葬具的情况看,该墓应是一座二次葬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应是墓室东壁饮宴图中的朱後及其妻妾。由墨书题记可知,该墓由朱後之子朱孜修建,金章宗明昌四年(1194年)完工。

此墓仿木结构保存完好,彩绘壁画色彩鲜艳,墨书题记内容丰富,是甘泉乃至延安地区境内首次发现的金代纪年壁画墓。墓中壁画有两幅饮宴图,分别表现墓主朱後夫妻及子媳、其子朱孜夫妻及子媳饮宴的场景,并墨书其姓名,明确朱氏祖孙三代人谱系关系。这种将墓主人及其家族成员形象分别绘于同一墓室壁画中的现象较为罕见,目前未见类似报道。

据近年调查,延安地区境内分布有大量宋金时期仿木结构雕砖墓和壁画墓,但由于基本未经科学发掘,其整体面貌目前尚不很清楚。甘泉某村金代纪年壁画墓的发现,为金代建筑、服饰、丧葬习俗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特别是该墓有明昌四年的确切纪年,为本地区宋金时期同类墓葬的分期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标尺。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