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五代南汉建筑基址 面积超700平方米

  11月14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广州中山四路南侧的建设工地,勘探挖掘出五代南汉大型建筑基址,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为近年广州市中心老城区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遗址之一。

  本次考古挖掘的工地,位于中山四路与德政中路东南角地块,东侧为广东实验中学。该区域处于广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范围内,工程建设之前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进行考古勘探发掘。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东汉木构水井位于发掘区西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水井直接构筑于河相淤泥中,井口方形,距现地表接近5米,残深超过2米,出土方格纹罐、四系罐等水器。

  领队覃杰介绍,考古清理出西汉至明清时期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其中东汉木构水井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属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而如此大规模和保持相对完整的五代南汉建筑基址,尚属第一次。覃杰称,初步判断整个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不是一般的官员或者百姓能住的,以前建房子也是按等级的。根据挖掘现场判断,目前揭露出来有36个柱子基础(磉墩)支撑的大殿,可能是宫殿或者是寺庙。这座建筑初步推测是被烧毁的,火烧的痕迹明显。根据文献和以往考古成果,中山四路一带在五代南汉时期位于广州城东郊。

  据悉,此次考古总共发现了300多件从西汉到明清的文物,以民用为主。有瓦当、青花瓷、煮食器物等,最早的是西汉南越国时期印有“官”字的瓦片。覃杰表示,对于未来如何保护,将根据论证情况而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