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湖水下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10月11 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在前期细致探测的基础上,首次派遣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潜入太平湖底探摸、拍摄、取样,为下一步水下考古发掘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尽可能详细、可靠的信息。

  本次水下考古第一阶段从10 月11 日到10 月14 日,主要进行物理探测,利用声呐对水下遗址和文物遗存的基本轮廓进行物理扫测;10 月15 日起,考古进入第二阶段——水下探摸:两组潜水员身背重达50 公斤的装备轮流下潜作业。据水下考古队领队张辉介绍,根据前期调查资料分析,太平湖湖底可能有广阳镇、龙门镇和秧溪街3 个较大的中心聚落遗存,位于水下15 米至28 米左右位置。通过第一阶段物理探测发现水下分布有一处城址和一处开放式中心聚落遗址。对城址潜水探摸时发现城墙残存高度1 米多,建筑布局保存比较完整;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座残断

  桥梁,疑似广阳古城的标志建筑——广阳大桥,但有待进一步探摸和考察。对开放式中心聚落遗址的水下探摸和确认工作将于近日进行。

  皖南古村镇是中华文明在徽文化中的积淀和浓缩,被淹没的古村镇由于未受现代化建设大潮影响,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征,因此水下皖南古村镇更具发掘、保护和利用价值。本次水下考古调查的目的是排查和确认水下古村镇的真实性、保存状况及分布范围,摸清水下文化遗存的家底,为下一步制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据了解,我国“十五” 期间正式启动了沿海海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调查项目,水下考古队员陆续开展了广东、福建、浙江和海南等省相关海域的水下文物普查工作。太平湖水下考古是安徽省水下考古第一站,标志着安徽省在全国内陆水域较早地启动了水下考古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